第A06版:闽味 上一版 下一版  

永春落壳饼 乡味解乡愁

新鲜出炉的落壳饼

用冬瓜条、花生碎、五花肉、糯米粉、芝麻等做成的馅,酥软香甜

纯手工擀饼皮

面皮包着馅料

包好后压成饼的形状

壁画里的亭子,成为月饼外包装的图案

落壳饼包上自己设计的包装纸,满满的古早味

各式各样的月饼印模,一直保留至今

N海都记者 田米 文/图

又是一年中秋节,唯有乡味解乡愁。在永春县岵山镇,提起月饼,很多人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岵山落壳饼”的影子,这是藏在记忆深处的乡味。

落壳饼是岵山本地月饼。中秋节的前几天,永春岵山镇茂霞村后头寨59岁的陈跃煌师傅就开始忙着做落壳饼,这可是亲戚朋友、老顾客们心心念念的味道。

这饼一做就是四十多年

陈跃煌师傅从17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做香饼,一直坚持到现在。“绿豆饼、落壳饼,一做就是四十几年。”陈师傅说道。

“我们主要是做香饼,这次应大家的要求,从9月23日开始做落壳饼,到29日告一段落。因为很多人下了香饼的订单,等忙过后,若有人下单,落壳饼就会继续做。”陈跃煌告诉记者,为了保证新鲜,他们都是当天做各种所需要的材料。他们每天凌晨4点多起床开始忙碌,做到晚上11点才睡觉。陈师傅说做这个工作很辛苦,可是看着大家都喜欢吃,自己也舍不得放手不干,就坚持下来了。

“我爸爸跟着我爷爷做饼的时候,是炭烤的,慢慢烤,现在是用烘烤炉,比以前方便多了。”陈跃煌的二女儿陈燕玲告诉记者,“这次是我身边的小伙伴都在讲,‘燕玲,你怎么不叫你爸爸再做落壳饼,太久没吃到了,真的太怀念那个味道了’。”陈燕玲的朋友们说,吃的不是月饼,而是乡愁情怀。

载满儿时中秋的记忆

说起这里的落壳月饼,岵山的远近乡邻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陈跃煌师傅家制作落壳饼已有一定的历史了,传统手工月饼技艺仍旧在传承,成为了缠绕几代岵山人味蕾的老味道。对很多岵山人乃至永春周边的人来说,“岵山月饼”已经成为了中秋的一部分。

“从小吃到大,岵山的落壳饼,载满了我儿时中秋节的记忆。”陈旭军家就在茂霞村隔壁,他说小时候家里人多,中秋的时候,月饼就一块,要切开小块,一家人每人一小块分着吃,那种香甜的满足感,让他想念一年。如今再吃到古早味落壳饼,唤起了儿时一大家子一起过节的回忆。

落壳饼,一层薄薄的酥皮,包裹着柔软的面皮,吃的时候,饼的皮壳会掉,所以叫落壳饼。落壳饼最里面包的是酥软香甜的馅,有冬瓜条、花生碎、猪油、五花肉、蒜蓉、糯米粉、芝麻等。

烤好的落壳饼取出来,刷上一层蛋黄液,再烤一下,一屉香喷喷的落壳饼就做好了。传统工艺,配料扎实,全程手工操作,从选料到包馅直至烘烤,都饱含着手艺人的热爱与敬畏。而这记忆中经典的古早味,是陈跃煌师傅一辈子的坚守。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