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黄金”长假 泉州吸睛又“吸金”

中秋国庆假日,泉州旅游收入49.17亿元,居全省第一,众多央媒聚焦泉州文旅

古城中山路人山人海

游客观看泉州花灯制作

N海都记者 柳小玲/文 田米 林良标/图

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长假,泉州旅游消费市场表现出了强烈的火热景象。泉州文旅市场供需两旺,节庆活动丰富,惠民举措有力,世遗游、古城漫游、乡村体验游、都市夜间游等产品业态突出,文旅市场运行平稳、安全有序。

据第三方测算,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泉州市共接待旅游人数548.88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2.2%,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2.8%;实现旅游收入49.17亿元,居全省第一,比上年同期增长39.5%,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6.5%。假日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央媒先后22次聚焦泉州文旅。

文化赋能激发活力 世遗游古城游成亮点

全市文旅经济发展大会暨十“泉”十美消费季效应持续发力,各县(市、区)联动推出文旅消费季等系列文旅经济活动。假日期间,全市精心策划推出300多项文旅主题活动,举办“泉州·有礼”文旅消费季暨府文庙文创市集、“1+N”文艺展演、古城非遗快闪、“福见福狮·福满城南”——“月满中秋·欢度国庆”城南庙会、2023任贤齐“齐迹·在路上”巡回演唱会(泉州站)等,通过传统民俗、非遗展演、特色美食、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为市民游客献上假日文旅盛宴。其中古城区域以市五大剧团为主力的100多场文艺演出,观众近30万人次,门票收入达187.5万元;两场2023任贤齐“齐迹·在路上”巡回演唱会观众达1.7万人次,门票收入达1700万元;南少林武术、泉州月老等非遗进古城街巷火爆出圈。

慢节拍沉浸式感受城市烟火气的City Walk成为假日市场亮点,全市22处遗产点推出打卡、盖章、民俗表演等体验活动,泉州古城举办“品味世遗,遇见鲤好”中秋国庆八日游活动,推出首届“闽南划拳争霸赛”、状元街“遇见鲤”音乐节、百年中山路闽南特色表演展销三大活动,丰富市民和游客漫游体验;市文旅局与小红书平台合作推出十条泉州古城City Walk漫游线路,便于游客开启古城City Walk之旅。全市22个世界遗产点共接待游客107.28万人次,增长153.8%,其中开元寺、洛阳桥、府文庙、安平桥等遗产点人气最旺。五店市文化街区接待游客21万人次,增长65.82%。

同时,推出“一方水土一地乡愁”两日游线路,南安“赏橙黄秋意品乡愁古韵”之旅上榜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彰显泉州乡村旅游魅力。

牛姆林、北溪文苑景区等“赏橙黄秋意品乡愁古韵”线路沿线景区分别接待2.52万人次和2.08万人次,游客接待量分别增长568%、392%;梧林传统村落、仙公山、清境桃源等乡村旅游点分别接待7.47万人次、2.33万人次和1.63万人次。

特色夜游备受青睐 亲子游研学游获追捧

泉州中心市区推出“情满中秋·欢度国庆”世遗泉州文化嘉年华活动,《遇见泉州》、百姓大舞台、提线木偶戏、南音、梨园戏夜间演出备受游客青睐。据不完全统计,古城及周边百场文艺演出接待观众近30万人次。推出“这YOUNG的丰泽,这YOUNG的夜”一起乘着免费粉红巴士去夜游系列夜游活动,并在泉州古城、真武庙、蟳埔村等十大夜市点范围内举办音乐啤酒节、露营集市、美食节、闽南特色表演快闪、“世遗颂·泉州金秋诗会”等系列活动。同时,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梦回大唐·烟火不夜城盛大开幕,精彩纷呈的夜间项目,满足市民和游客夜间消费需求,激发市民和游客夜间消费活力。

亲子休闲、研学游获追捧,全市接待游客中选择个人或与亲友结伴出游的游客比例达98.9%,家庭亲子游热度持续高涨。泉州海交馆接待39673人次、闽台缘博物馆接待60079人次、泉州非遗馆接待24620人次、博物馆接待57402人次,展馆游呈现新活力。泉州市科技馆每日预约人数均达4500人峰值,实际入馆率均超过90%。同时,聚龙松果部落、绵羊农场及黄金海岸、月亮湾、青山湾等场所游人如织,众多市民和游客携家带口共享假日美好时光。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