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新华 央视 中新 新京
高配版“老鹰捉小鸡”、用脚踢的排球、“智慧的体操”……在杭州亚运会40个大项中,9个非奥大项各有特色,包括智力项目(围棋、象棋、国际象棋、桥牌、电子竞技)、武道(柔术、克柔术、空手道)、壁球、板球、藤球、卡巴迪、武术、龙舟、棒垒球。其中,一些乍听起来压根不像是比赛项目的运动也被纳入亚运会,受到广泛关注。
小众项目中
“新面孔”抢眼
本届亚运会的特色项目设置是古老与现代、传统与新潮、传承与创新的全新融合,如来自中亚地区的克柔术,始于3500年前中亚地区的传统式摔跤运动,充满力量与技巧。本届亚运会共有21个国家与地区、91名运动员报名参加7个小项比赛,为历届之最。
而来自南亚地区的卡巴迪,具有非常高的攻防转换节奏和极高强度的对抗,号称高配版“老鹰捉小鸡”,极具观赏性,有10个国家与地区报名参赛。
“围棋、象棋、国际象棋、桥牌四大智力运动项目同时列入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这在亚运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杭州棋院棋类馆新闻发言人姜贤正介绍,棋类运动是“智慧的体操”“智者的游戏”,在很多人印象中,棋牌类运动是比较小众的,但本届亚运会的智力运动比赛项目,因其自身的特色和魅力从一开始就吸引了媒体和公众的关注。
此外,今年有两项运动首次进入亚运会正式比赛。其一是电子竞技,尽管电竞曾经登上过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但当时只是作为表演赛,成绩不会计入奖牌总榜。
另一个年轻的项目是同样备受关注的霹雳舞。在7日的杭州亚运会新项目霹雳舞决赛中,17岁的中国选手刘清漪用极具爆发力的表现点燃全场,以2∶1战胜日本名将汤浅亚美,夺得亚运会霹雳舞女子首金,拿下巴黎奥运会入场券。
小众运动也许并不小众
很多运动爱好者特意赶去现场观战,本来是将小众项目当作退而求其次的选择,结果发现今年冷门比赛的门票同样抢手。
本以为亚运会卡巴迪比赛足够冷门,没想到还是一票难求。
其实在生活中,一些看似小众运动实则离我们很近。
比赛中的霹雳舞项目,其实是街舞中的Breaking舞种,几乎在所有街舞培训机构里都能学习。
近年各大城市也开始建设专门的滑板场地、滑板公园,根据教育部2022年发布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滑板列入新兴运动,这些变化让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支持孩子学滑板。
社交媒体上,我们看到很多已经在尝试这些运动的爱好者。
壁球被称作“为内向性格两人打造的运动”,壁球的打法和网球类似,在一个长方形室内空间对着墙壁击打,因为空间独立并且具有私密社交的属性受到人们追捧。
攀岩也在成为一门逐渐热门的运动,很多平时被困在高楼大厦里的年轻人下班后会三五成群地组队“爬墙”。
自2020年攀岩成为东京奥运会新增项目后,短短几年间,全国岩馆数量暴增,年参与人次超过百万。
小众运动背后的巨大价值
很多看似小众的运动背后都隐藏着很大商业价值。
比如,这届亚运会上,电竞项目的地位就很特殊。作为第一次正式进入亚运会比赛的项目,今年电竞决赛现场票价高达1000元,和传统热门运动篮球并列成为票价定价最高的项目。值得一提的是,它还是全亚运会唯一需要抽签才能获得观赛资格的比赛。
这种热闹景象背后的原因可能是电竞已经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根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此前发布的《2023年1—6月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中国电子竞技用户规模为4.87亿人。
体育行业从业者小琨告诉我们:“衡量一项运动是否小众,一方面看全民参与度,另一方面看大众关注度。”“根据是否有成熟的上下游、青训体系、完备的商业赞助,甚至运动员退役后的去处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
据央视财经的报道,近两年滑板运动在国内增加了600多万参与者,年龄也趋于低龄化。
截至目前,全国滑板标准场地已突破200块,滑板俱乐部近400家,参与滑板运动的爱好者已达上千万人。
相关市场调研公司分析数据显示,全球滑板市场正以每年3.1%的速度增长,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4亿美元(约152.5亿元人民币)。
同样火热的还有街舞,截至2023年2月,CHUC(全国街舞联盟)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省级街舞联盟32个,联结街舞从业者近300万人,已经注册的街舞培训机构接近万家。
宣布进入奥运、亚运会后,街舞开始得到主流平台的普遍关注。据统计,全国每年有超过1000万人次选择学习街舞,超过20万人次参加各类街舞考级。
近日,卡巴迪推广委员会工作人员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已经在500多所学校完成卡巴迪运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