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5版:今日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敬业笃行 他们是福建的标杆

2023年“感动福建年度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再次出发,让我们重温那些无悔坚守、精益求精、开拓创新,激励感动无数人的精神榜样

雅典奥运会夺冠,陈忠和被高高抛起

许开清在翻阅法医学专著

盖军衔出征南极冰穹A点的纪念照

N海都记者 李焕泉

难以置信、无与伦比、大逆转、奇迹……这些词汇经常用来报道中国女排。爱拼会赢,八闽儿女陈忠和、徐云丽、林莉参与创造了“女排精神”。

从优秀外科医生转身为顶级法医,在每一个不为人知的细微处,抽丝剥茧破译生命密码,帮一个个受害者昭雪沉冤,背后是许开清对技术的极致探索,对个人丰裕物质、休闲生活的牺牲。

只有小学文化的盖军衔,从学徒工成长为“大国工匠”,并三赴“生命禁区”南极,为国家科考队维护机械。斯人已逝,但他培养的优秀技术能手仍在创造奇迹。

……

陈忠和、徐云丽、林莉、许开清、盖军衔,职业虽不同,但都一样敬业笃行,勇于担当,将工作做到极致,在自己的岗位上诠释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忘初心,必果本愿”的朴素哲理,感动着八闽人民,入选不同年度“感动福建十大人物”,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的后来者。

2003年到2023年,“感动福建年度十大人物”评选走过20个年头。20年来,我们一起见证福建人的“精神脊梁”,成功评选出近400位(组)感动人物,一个个发光发热的名字,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在八闽儿女的记忆中闪闪发光。今天,我们一起来重温其中敬业笃行的典范,学习他们无悔坚守、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精神,续写敬业笃行的故事,为福建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感动福建人物回顾9

关键词:爱拼会赢

人物:2003感动福建十大人物 陈忠和

2016感动福建十大人物 徐云丽、林莉

有一种奇迹叫女排精神

中国女排前主教练陈忠和,如今已退休。10月2日,陈忠和带领2003年女排世界杯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部分冠军球员共同参观了漳州中国女排精神展示馆,重温那段拼搏奋进、勇往直前的岁月。

回首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决赛中与强队俄罗斯女排遭遇,主教练陈忠和带领中国女排,在0∶2落后的情况下顶住压力,以3∶2大逆转,时隔20年拿回奥运冠军。绝杀夺冠的瞬间,多少国人热泪盈眶。

1979年9月,年仅21岁的陈忠和放弃了冲刺国家裁判的机会,到中国女排担任陪练。2000年,陈忠和在女排困难时期毛遂自荐当主教练。“我做教练那八年,所有集训加起来就休息过一个整天,是2008年春节。哪怕是没办法救的球也得去救,赛场上一定要打出精神来!”陈忠和说道。经过艰苦集训,2003年女排世界杯,陈忠和带领的“黄金一代”豪取十一连胜,时隔17年重回世界之巅,次年拿下奥运冠军。

“我带队时,没有人会说这支队伍能够拿世界冠军,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回忆往事,陈忠和不胜感慨。

2016年,中国女排12年后在里约热内卢再次站上奥运之巅。在冠军领奖台上,闪耀着福清“姐妹花”徐云丽和林莉,她们是队伍中的主力。

顽强拼搏、永不服输,“女排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人生能有几回搏”,中国女排告诉我们,无论“几回搏”,都要竭尽全力去“搏”。

感动福建人物回顾10

关键词:匠心求索

人物:2018感动福建十大人物 许开清

有一种坚持叫零差错

24年前,许开清从一名优秀的外科军医转业到地方,成为一名公安法医。24年来,他深耕警营,奔忙于案件现场,扎根实验室,让无声检材“开口说话”,经手的1500余起案件无一差错。

许开清的网名叫“鬼手佛心”,出自《法医秦明》里的“万劫不复有鬼手,太平人间存佛心”。“我与尸体打交道是鬼手,但目的是还受害者公道,这便是佛心。”为了这份佛心,20多年来,许开清在法医行业孜孜以求,不断探索。

许开清记忆最深刻的是2007年的胰岛素杀妻案:当年莆田一女子生完孩子不久突然死亡,各方相继做出“低血糖休克致死”结论。但当过外科医生的他觉得异常,可是家属不愿意尸检,许开清执着坚持,花一个月时间翻遍国内外资料,终于在一本英文医学期刊上找到理论支持,质疑、推倒、重建……真相就此揭开。原来,因为婚外情,这名医生趁妻子刚生完孩子手上有留置针,便直接注射胰岛素而不留下针眼。之后,许开清也据此撰写了论文,在专业期刊发表,填补了全国法医学的一项空白。

“前半生凭手术刀救活了不少人,后半生凭手术刀让别人死得明白。”许开清忍受清贫和落寞,从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成长为顶级法医。他用一次次细致严谨的科学检验,让死者“说话”、让现场重现、让证据明晰,切实维护了公平正义。

感动福建人物回顾11

关键词:誓死报国

人物:2013感动福建十大人物 盖军衔

有一种传奇叫三上南极

今年清明节,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在盖军衔群雕前隆重举行“最是精神动人心——深情缅怀杰出校友盖军衔”祭扫活动,重温了盖军衔的生平事迹。2013年,胰腺癌带走了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58岁的高级技师盖军衔。但他的传奇人生仍在福建流传,同年度,他获评“感动福建十大人物”。

“他闭眼能拆装机器、听液压流动的声音就能诊断机器的故障。”只有小学文化的盖军衔,凭借超强的勤勉、韧劲和勇气,从一名普通的学徒工,成长为工程机械行业的“大国工匠”。

2004年,中国组织第21次南极冰盖科学考察队。此行,中国要挑战冰穹A点(南极的最高点),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在该点设站的国家,老盖是当时出征的13名勇士之一。这也是老盖第三次上南极保障机械。

此去万里,生死未卜。临行时盖军衔安慰妻子王嫣明,“人生难得有几回国家需要的时候”。此次探险,盖军衔的敬业精神感动了所有人,被国家极地办评为“最优秀的考察队员”。

斯人远去,精神长存。“爱国奉献、敬业勤勉、追求卓越”的盖军衔精神是厦门市六种精神之一,激励后人续写“大国工匠”的新时代故事。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