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5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亚洲洞潜第一人 广西潜水时失联

此前多次创造国内外洞潜深度纪录

失联的九顿天窗由四个斜井式天窗组成,水下深度达212米(央视/图)

韩颋在九顿天窗成功创纪录后上水(图来源于中国探险协会微信公号)

韩颋 韩颋

N央视 潮新闻 紫牛新闻 中国探险协会微信公号

日前,中国著名潜水探险家韩颋(音同“挺”)在广西洞穴潜水时失联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

救援最新进展如何?出事地广西都安九顿天窗为何成为洞潜胜地?被誉为“极限运动中的极限”的洞潜,有什么特殊的迷人魅力?

失联超70个小时,原计划挑战世界纪录

10月10日,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应急管理局发布通报:10月8日上午,接群众报警称,潜水界知名人士韩颋于10月7日晚在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兴镇九顿天窗潜水,直至8日上午11时未上岸,疑似失联。

事发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应急、公安、卫健等部门及大兴镇政府工作人员及时赶赴现场开展应急处置。10月9日,杭州蓝旗潜水国际俱乐部专业救援团队赶到事发点开展搜救工作,截至目前暂未找到失联人员。10月10日,已联系国内专业水下智能机器人服务公司前往都安参与搜救,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

据韩颋多年老友、潜水业内人士任先生对媒体称,韩颋原计划于12日冲击300米洞穴潜水纪录,并进行网络直播,这几天在做准备工作。

洞潜专家:理论上还有生还可能

一位洞潜专家告诉记者,韩颋潜水的深度非常大,救援难度要看出事的具体地段,如果在很深的位置,搜救会非常困难,因为他这次相当于是挑战世界纪录,能下到他那个深度的人本来就非常少,可能没有人能到那么深的地方去寻找他。理论上韩颋还有生还可能,但是几率比较低。他以前在事发地段经常潜水,其他潜水员也去过,没有在那里发现明显的空腔,也就是没有空气。

洞潜危险很多,尤其是大深度世界级别的深潜,上升和下降都要严格遵循既定步骤,如果打乱步骤,上升和下降控制不好,都会出现问题,上升太快的会出现减压病,潜水员血液里的氮气排不出去,下降太快可能会发生氮醉。另外,洞穴地形复杂,有的地方会有狭窄通道,可能会把潜水员卡住。下潜时带的气体都是精打细算的,经过深水的压缩,使用时间非常短,如果装备出问题,就可能导致连锁反应。因为地形问题,还可能导致迷路,从而产生致命后果。

九顿天窗:被誉为“中国水下珠峰”

此次韩颋失联的九顿天窗风景区位于广西都安,而在众多潜水爱好者心中,广西都安是世界顶级潜水胜地。在河池都安地下河国家地质公园,拥有300多个分布密度大、观赏性极好的地下河天窗群,充满未知的地下河,数量众多的天窗,让都安在全世界洞穴潜水爱好者中享有盛誉,都安也被誉为洞潜爱好者的“麦加”。

其中最著名的九顿天窗地处大兴镇九顿村的澄江流域上游,发育于下二叠统茅口组和栖霞组碳酸盐岩地层中,由四个斜井式天窗组成。

九顿溢流天窗群也是水下洞潜世界纪录创造地,深度达212米,被誉为“中国水下的珠穆朗玛”。韩颋也曾在此创造水下洞穴Mnemo测绘深度202米世界纪录和洞潜深度234米的亚洲纪录。

圈内尊称为“猫神” 曾创造多项洞潜纪录

据了解,韩颋,绰号“老猫”,也被圈中人尊称为“猫神”。他是浙江湖州人,目前在杭州蓝旗潜水国际俱乐部担任教练。

他是中国首位休闲水肺、自由潜水和技术潜水三栖教练,参与创建国内科研潜水体系,还是著名演员吴京的技术潜水导师。他曾多次参与沉船考古、遗骸打捞,负责过广西酒海井红军长征烈士骸骨勘探打捞、广西都安桃花水母二号洞143米遇难者遗体搜索打捞等重要项目,创造了国内外多项洞潜深度纪录。

4月27日,韩颋才在九顿天窗用12.5小时创造277.4米的亚洲洞穴潜水深度纪录,距世界纪录286米仅差9米。此前,韩颋是亚洲洞潜234米深度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

在这次极限深潜中,韩颋同时完成了3个纪录的壮举,打破亚洲水肺潜水的最深纪录、洞潜潜水的亚洲纪录、洞穴侧挂潜水的世界纪录。彼时,顺利返回地面时,韩颋曾说:“本次计划深度270至290米,到达计划区域时,我犹豫了1秒,只需要再多1分钟就可以破世界纪录。但是,我现在很高兴,自己抵住了诱惑,按照计划停止下潜、打结、放箭头标、上升。来日方长。”

揭秘洞潜:“极限运动中的极限”

据中国探险协会介绍,韩颋与九顿天窗结缘,源于一次意外事故。2015年,两个中国潜水员在这里下潜,其中一人遇难。当时恰逢一个法国潜水队在这里,帮助把遇难者遗体打捞上来。但事故发生后,一些细节却并不是那么清晰,引发了潜水圈的激烈讨论。

因对事故报告存有很多疑问,本着探寻真相的心态,韩颋来到事发地——九顿天窗,希望在潜水的过程中找到答案或线索。后来,他对这个洞本身产生了浓厚兴趣,曾说希望未来带着学生,一起来这里,去到更深处。

韩颋自2000年开始接触潜水,2010年开始专业潜水之路。值得一提的是,被称为“极限运动中的极限”的洞潜,是难度最大、死亡率最高的潜水方式。作为资深教练,韩颋曾说:“只有最后能安全回来,才是一次成功的潜水。让探索有价值,而不是单纯的冒险。”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