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感染支原体肺炎 三龄童反复高烧

医生表示,近期病例有增多,目前无针对性疫苗,注意做好日常防护

N海都记者

林宝珍

“3岁的女儿感染了支原体肺炎,反复发烧,最高烧到了40度,太心疼了!”福州市民梁先生说,最近女儿班上也有不少同学因为发烧请假。

近期,与“支原体肺炎”有关的话题也登上热搜。那么,支原体肺炎是什么?多大的孩子容易得?该如何治疗与预防?今年与往年的情况有何不同?一起来听听儿科专家的介绍。

有兄妹都“中招” 近期上升趋势明显

“3岁的女儿前阵子刚因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肺炎,国庆假期出游回来才去了一天幼儿园,又感染了支原体肺炎,反复发烧,最高烧到了40度,太心疼了!”昨日,福州的梁先生告诉记者,最近女儿班上有不少因发烧请假的孩子,家长们都在讨论关于支原体肺炎的事。

据介绍,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全年均有发病,高发于冬春季。

今年支原体肺炎的高发期提前了吗?对此,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儿科主任艾斯主任医师介绍:“的确比往年有所提前,今年暑假,也就是7月份开始就陆续接诊了不少支原体肺炎患儿,国庆假期后又有明显上升趋势。可能与假期出游、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有一定关系。这周门诊中,看发烧、咳嗽的孩子,80%~90%是支原体肺炎。”

此外,今年的支原体肺炎出现低龄化,也有几个月的婴儿出现支原体肺炎。前两天,她的门诊就接诊了一对兄妹,哥哥10岁,妹妹才10个月,都有反复发烧、咳嗽的症状,抽血结果表明,肺炎支原体抗体都为“阳性”,说明都“中招”。此外还有报道,一些体质较弱的家长,在照顾肺炎的孩子时,也有被感染的。

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 需对症用药治疗

艾斯介绍,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症状有发热和咳嗽,早期咳嗽以干咳为主。但支原体感染善于“伪装”, “有的孩子发烧没有很严重,但是出现喘息或呼吸困难,甚至低氧血症,严重的出现肺内(塑形支气管炎)或坏死性肺炎或肺外并发症”。

支原体肺炎诊断需要抽血检查,早期可能没有产生抗体,无法及时诊断,因此,“有的患儿兜兜转转就诊,耽误了病情。”艾斯说。

在治疗上,我国已制定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相关诊疗指南,以对症用药为主,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是目前支原体肺炎的首选治疗药物。

“持续高热,可采用我们的一些中医手段,如刮痧、中药药浴、小儿推拿等方法,有助于缓解发热带来的不适症状。另外还有游走罐有助于缓解咳嗽症状。同时通过医生的中医辨证施治,采用口服中草药,可以缩短病程。”艾斯主任说。

支原体肺炎如就诊及时,一般两到三周可恢复,严重的需要一个月甚至更长,也有转为慢性咳嗽的。

因此,发现孩子反复咳嗽、发热,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积极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发展为重症。

□提醒

勤洗手、少聚集

专家提醒,目前支原体肺炎没有针对性的疫苗来预防,在日常防护中要注意减少聚集,保持勤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平时要注意室内通风,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去过公共场所,回家后认真洗手、洗脸,注意手卫生;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接触。

此外,还要加强体格锻炼,增强抵抗力。饮食上,多喝温开水,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延伸阅读

10月要预防这些传染性疾病

10月逐渐进入晚秋,天气不断转凉,昼夜温差大,呼吸道传染病开始进入流行季,蚊媒传染病也还在流行期。因此,在此提醒大家健康防护意识需保持,10月,注意登革热、新冠病毒感染、流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

登革热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是高热、三痛、三红和皮疹。目前登革热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平时要注意防蚊。

新冠病毒

当前新冠病毒感染已平稳进入“乙类乙管”新阶段,建议继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好个人健康管理。

流行性感冒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最有效的手段。

诺如病毒

秋季也是诺如病毒等引起感染性腹泻的高发季节,应注意把好“病从口入”关。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