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南方都市报 齐鲁晚报
钱江晚报
今年以来,金价上涨,消费者购金热情高。黄金迎热潮,钻石却爆冷。过去几十年来,钻石一直是奢侈品市场的宠儿,而过去一年有证书的钻石价格下跌了35%~40%,从销售情况看一直不温不火,势头根本无法与黄金比。
据中保协数据,2022年中国钻石产品市场规模下滑至820亿元,比2011年减少180亿元。钻石价格下跌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人造钻石。结婚使用人造钻成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
人造钻石和天然钻石有什么区别?人造钻石保值吗?
钻石价格
创近五年来新低
有数据显示,国际钻石交易所钻石价格指数在2022年3月达到158的历史峰值,之后一路下跌到目前的110左右,创近五年来新低,跌幅达约三成。
价格下跌是供需双向作用的结果。
相较黄金,钻戒高昂的价格和相对低的保值率,让不少还在奋斗期的年轻人望而却步。此外,也有很多消费者普遍反映钻石的“闲置率太高”。
“相比黄金来说,钻戒不保值,买的时候贵,但是买完之后就没有那么大的价值了,回收价钱也低,可能连购买价值一半都不到。”有消费者说道。
在钻石回收市场,不少想要处理闲置钻石的消费者在了解到回收价格后纷纷表示“心痛”和“后悔”,表示以后不会再买大额钻石。
有报道称,今年1月9日,安徽一女子翻出16年前花三四千块钱买的钻戒,还有一个10年前买的钻戒,花了14000元。她称戒指小了不喜欢戴了,于是准备拿去卖掉。老板开价称两个戒指加起来不值200元,最后仅出价180元。该女子表示:“戒指是婚前买的,后悔买钻戒,特别是碎钻。早知道买黄金,至少它能保值。”
“大的买不起,小的看不上,我们结婚戒指没买钻戒,买的是黄金对戒。”新婚燕尔的小刘告诉记者,现在不少年轻人不再执着于“一颗永流传”的钻戒,而是走起了务实路线,回归能变现的黄金首饰,“还是黄金好,说不定戴几年还能赚钱”。
人工钻石比天然钻石
最多便宜了99%
除了黄金,培育钻石的崛起也减弱了消费者对天然钻石的需求。一家高端钻石品牌店店主表示,与以往情况不同,最近一半以上的顾客都会选择培育钻石。
公开资料显示,当前,我国培育钻石产能约占全球的50%,稳居全球第一。根据全球综合数据资料库Statista预测,2023年至2025年,中国培育钻石毛坯钻市场规模将由255万克拉增长至400万克拉,年复合增速为25.24%。
不过,随着培育钻石产能不断扩大,其价格也持续下行,进一步拉大了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的价差。比利时钻石交易所联合会理事弗莱施特格表示,两年前,培育钻石比天然钻石便宜40%,到后来便宜60%,到了今年则便宜70%~80%,甚至99%,或许将来在超市买肥皂也会送你一颗钻石。
据了解,目前1克拉VS级别培育钻石批发价为2000元至3000元,相比年内高点接近腰斩;而50分、30分碎钻价格批发价已经腰斩。
“1克拉以上的培育钻石相对比较保值,但价格相比上半年高点下跌近2000元。50分的培育钻石目前批发价为800元至1000元,上半年高点超过1500元。30分的培育钻石目前批发价格跌到400多元,越小的钻石跌幅越大。”有培育钻石批发商说道。
实验室里
“长出”10克拉大钻石
到底什么是人工培育钻石?它和天然钻石有什么区别?
钻石业界有一个精准的比喻:人工培育钻石和天然钻石就好比冰箱里的冰和南极的冰,除了生长环境不同,其他并无区别。
一颗天然钻石,可能需要在地下“成长”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时间。但如果在实验室,长成一颗1克拉的钻石,只需要5~7天。
合肥先端晶体科技公司总经理宋学瑞介绍,人造钻石其实是一种人工培育的钻石,它是以一块天然钻裸石为种子,利用高纯度甲烷、加上氢等气体辅助,在微波等离子发生器内,以高温低压的方式,形成碳离子。这些等离子体就像灰尘一样,一点点沉积到种子钻石上,籽晶片就会慢慢越长越大。
在生长钻石的容器里,有高温光线照射着正在生长的钻石,宋学瑞说,正是这样的高温低压,让钻石得以快速生长。“生长温度非常重要,一旦太高,价值不菲的钻石就会在顷刻间变成石墨,所以实验室温度一般控制在800℃~1000℃。”
“我们实验室最大可长成10克拉的透明钻石。”宋学瑞说,钻石毛坯经过切割加工,便会成为闪闪发亮的钻石饰品。
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贾晓鹏介绍:“人工合成钻石虽然是在实验室生长出来的,但它与天然钻石‘一母同胞’,都由碳原子构成,有相同的物理属性和化学成分,甚至比天然钻石杂质更少,更纯净。”
现下的培育钻石行业,有两种主流制造方法。一种是模拟天然钻石形成条件的高温高压法(HPHT法),另一种是在高温低压环境下,促使活性金刚石碳原子在积体上沉积交互,生长成培育钻石(CVD法)。
无论用哪种方法,越来越多人造钻石从实验室被“种植”出来,标志着钻石市场进入一个新时代。
合成钻石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它契合了现代人“环保”的价值追求。传统采矿业生产1克拉钻石,需挖凿1000吨石头泥土,使用3890升水,产生超过108公斤的碳排放量。而在实验室里“种”钻石,可用的碳元素取之不尽,几乎没有资源压力和矿藏焦虑。
天然钻石
是“垄断”出来的高贵?
人造钻石横空出世,戳破了数百年以来钻石商家构建出的“珍稀”“昂贵”泡沫。“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个被奉为圭臬的“克拉真理”,正在被改写。
其实,身份高贵的钻石,从物理角度来讲,和煤炭、铅笔芯一样,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只是因结构不同,颜值、身价天差地别。
天然钻石多数是在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下形成的,大部分钻石形成于33亿年前及12亿~17亿年这两个时期,南非还发现了45亿年前的钻石。这表明钻石在地球诞生后不久便开始孕育了。
一克拉天然钻石售价高达数万元,可能很多人会认为钻石属稀缺资源,但事实并非如此。中国地质调查局曾介绍,全球已探明的天然钻石储量大约有25亿克拉,而目前全世界天然钻石产量不过9000万~1亿克拉。并且随着找矿水平提高,每年几乎都会发现新的钻石矿区。比如,澳大利亚的阿盖尔矿床,钻石储量就高达5.5亿克拉。俄罗斯2012年在西伯利亚地区发现的一处小行星碰撞形成的弹坑中,蕴藏钻石达数万亿克拉。这也意味着,钻石与即将挖掘殆尽的黄金有本质区别。
专家表示,之所以出现储备量不少但价格节节攀升的现象,很大程度是因为天然钻石的产销被巨头垄断了。
19世纪末,戴比尔斯(De Beers)成立,这也是全球最大、历史最悠久的钻石矿业公司,戴比尔斯通过收购全球所有大型钻石矿的开采权,形成垄断。
并且戴比尔斯每年都会支出巨额广告费用,将钻石与爱情、浪漫、永恒等标签绑定,那句著名的广告语“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便出自戴比尔斯。凭借洗脑式的营销手段,戴比尔斯在几十年里成功将钻石捧上了象征爱情的宝座,让钻戒成了求婚必备单品。
而人工培育钻石的出现打破了“钻石营销”的神话。
实现克拉自由已不是梦
保值依然是难题
《2020—2021年全球钻石行业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人造钻石年产量900万克拉,单是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就实现了400万克拉的年产量。网友纷纷感叹:男人们要感谢河南,让“钻石自由”照进了现实!
培育钻石能成为天然钻石的平替,渗透终端消费市场吗?
也有一些消费者仍旧认可天然钻石的价值,有网友结婚时曾买过某品牌的天然钻石,在她看来,培育钻和天然钻并不能相提并论,“虽然肉眼上看不出来有什么区别,但钻石都是有证书的,哪个值钱就能看出来了,我觉得总归是天然的好些”。
95后网友“阿能”说,买不起天然钻,她也不会买培育钻石。“婚礼仪式上可以买个几百块钱的莫桑钻代替,特意买培育钻反而变味了。”
那么,培育钻保值吗?有珠宝商向记者介绍,钻石的主要成分是碳,所以培育钻石的生产成本很低,如果没有品牌的加持,想要保值几乎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