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8版:焦点 上一版   

山一步没爬,景一处不落

景区推出“无痛爬山”引热议

杭州淳安天屿山的电梯喷洒着水雾,有种“仙气飘飘”的感觉

宁波市象山县灵岩山风景区的观光电梯一键直达山顶

湖北恩施大峡谷的观光扶梯全长688米,是目前世界最长的 (综合新闻晨报、钱江晚报、都市快报、新京报)

天高云淡的秋季,正是爬山赏秋的好时候。

这两天,“多个景区实现无痛爬山”的相关话题,在网上引起热议。

有网友发出一段杭州淳安天屿山的登山视频。视频中,一条长长的自动扶梯架设在山石之间,扶梯两侧喷洒着水雾,游客沿着扶梯,一路观赏美景,一路被送上山。

网友直呼:“山一步没爬,景一处不落!”有人称赞设计暖心,称“原来‘无痛爬山’不是梦啊”;也有人疑惑,“无痛爬山”,还有爬山的乐趣吗?

天屿山装电梯 最初为解决上山交通问题

其实,杭州的千岛湖天屿景区,早早就安装了上山的观光扶梯。

“我们建这个电梯,最初的目的就是解决上山的交通问题。”淳安县建设集团城市旅游开发公司负责人徐先生说。

公开资料显示,天屿山位于千岛湖南岸,是千岛湖畔最佳的观景点。山上在不同高度设有多处观景平台,游客可从不同角度俯瞰美景。

天屿山的海拔只有350多米,但山路蜿蜒,全程步行要走3000米,对老弱病残的游客不太友好。

徐先生说:“开始是想在山上建索道,不过索道运输能力有限,还存在安全风险,而电梯的承载量较大,相对比较安全,可以满足景区运营需求。”2022年9月,城市旅游开发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建造了这条“无痛感”的爬山路。

据了解,电梯建成后,游客登上山顶的时间从最初的50分钟缩短至10分钟。

国内多个景区 实现“无痛爬山”

不止千岛湖,翻阅各种资料,我国有多个景区实现“无痛爬山”。

桐庐的OMG心跳乐园在山上,但不用爬山,景区里有两处自动天梯,可以坐魔毯天梯上山。

浙江台州的神仙居景区设置了百余米长的自动扶梯,被大家称为“南天梯”。神仙居景区位于台州仙居国家公园内,海拔1271米。景区工作人员表示,电梯全长104米,提升高度52米,梯阶宽度0.6米。游客从山脚坐到山顶,全程只需要4分钟左右。

白云山云中绿道是台州首个钢结构高空绿道。游客可以从云西公园乘扶梯上行,或者走步行台阶上行到山腰绿道,一路往西,观看沿途风景,道路尽头沿着石阶步行下山,或者原路返还。

湖北恩施大峡谷的观光扶梯可以说是相当有创意。这条手扶梯全长688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依靠着大峡谷的山势建造。现代化的电梯出现在自然景区内是一件很违和的事情,但是这条手扶梯却没有这方面的烦恼,因为设计者采用了原木作为材料,屋顶则建成土家风格的青瓦盖顶,远远看去,手扶梯就像一条土家楼带,坐落在峡谷的树木间。

除了建筑风格上的和谐,手扶梯还考虑到了动物。扶梯下方不是直接与山体接触的,而是用柱子留下了很大的空隙,作为动物通道。同时扶梯比周围更高一些,也更方便游客们赏景。手扶梯的海拔高差在200米左右,游客乘坐电梯的时间全程大约18分钟,扶梯票价也只要20元一个人,可以说是相当亲民了。

除了这样的自动扶梯,在宁波市象山县灵岩山风景区还能乘坐观光电梯一键直达山顶。这组观光电梯共2台,均采用全钢结构形式、依靠山体垂直建造,每台整体高度158米,运行高度136米,运行速度2.5米/秒,乘客只需55秒,便可从山谷到达山顶俯瞰海景,这是目前浙江省内最高的悬崖观光电梯。

还有网友介绍,江苏南京牛首山和张家界天门山也可以坐电梯上山。

爬山还是乘梯 给游客多一个选择

据了解,浙江台州的神仙居景区“南天梯”投资2000万元打造,于2017年年底开始筹划,2020年国庆节前投运,电梯双向共4组,单向运力可达3600人/小时。

浙江神仙居旅游集团市场营销部副经理顾巧璐介绍,作为国家5A级景区,对大多数游客来说,要在短时间内走完整个景区,身体会吃不消。为了提升游客体验感,神仙居除了从山脚到山上的北海南天索道外,又增加了“南天梯”。

顾巧璐表示,设置“南天梯”的初衷是希望老人、小孩都能实现轻松登山,“即便是年轻人也可能会觉得爬山很累,我们想让游客爬山时就像逛商场一样轻松。同时也不妨碍他们享受亲近大自然的快乐。”

□网友开吵

正方

休闲游搞那么累干吗?

“山一步没爬,景一处没落”。在许多人看来,这一波操作很“硬核”也很人性化,主打的就是用一种更省力的方式亲近自然。

有网友称,此举不仅方便了老人、孕妇和残障人士,对体力不支的年轻人也非常友好。

“因为膝盖原因一直不敢爬山,有一次爬上山下不去。这样太好了,以后可以去看看。”

“对孕妇好友好啊,大肚子也不想闷在家!”

“装个电梯,造福于人类游览大好河山景色,点赞!”

“建议雷峰塔、泰山和华山也加装一下电梯。”

“挺好,懒人推动进步,休闲游搞那么累干吗呀!爱爬山的自然有人行步道的。”

反方

乘电梯上山也叫登山?

也有部分网友持反对意见,认为这不叫爬山,叫逛山。虽然省力,但是缺少了爬山的乐趣。

“没有灵魂的山路!”

“我反对……这都失去了爬山的意义了。”

“就是就是,爬山就是一步一个阶梯,而且沿途都有不同的风景。”

“爬山的意义不就在于爬吗?像逛商场一样‘逛山’,岂不是少了很多乐趣?”

“乘电梯上山也叫登山?!”

“如果徐霞客当年也是坐电梯爬山,可能就写不出充满野趣的《徐霞客游记》了。”

□提醒

不是每一个景点 都可以“无痛爬山”

近年来,国内不少景区都在探索“无痛爬山”,但实现起来并不容易,而且不是每一个景点都适合建造这样的扶梯。

业内人士表示,这其中的考量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山体的地形是否适合建造电梯,另一个要看电梯的实际成本与景区的实际营收是否匹配。“电梯坡度一般不会超过30度,因为坡度太大,提升高度太高,对游客来讲,就会有安全隐患。”

■重要的是,在工程的立项和施工过程中,应当广泛采纳社会意见,进行充分的环保论证。这些电梯,毕竟是钉在天然山体上的现代化设施,需要将它对环境的冲击降到最小,确保它们和谐地融入自然生态。

■对自然多一分敬畏,服务上多一些巧思,坐电梯登山也很香,风景这边也好。

■坐电梯“无痛爬山”对人友好也要对景友好。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