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7版:有医说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96岁老人髋部骨折 40分钟完成手术

我国已制定《老年髋部骨折诊疗与管理指南》,让老人尽早接受规范治疗;专家提醒,预防跌倒是“防治骨折成本最低的方法”

海都讯(记者 林宝珍)对高龄老人来说,髋部骨折常常是“致命威胁”,被称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近日,福州96岁的王奶奶就在家里不小心摔了一跤,导致左髋部骨折,剧烈疼痛、无法行走,使得一家人心急如焚。转至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滨海院区)(以下简称:华山医院福建医院)就诊后,医院立即启动“老年髋部骨折快速诊治”绿色通道,完善相关检查,并协调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专业开展多学科会诊,随后为老人进行了人工股骨头关节置换。手术仅40分钟就顺利完成。

手术采用髂筋膜神经沮滞联合细针穿刺腰麻的方式,将药物对心肺功能的影响降到最低,王奶奶无需导尿管和引流管,回病房后一小时,就能在床上自如活动和进食;次日上午,在医师团队和康复医师团队的指导及辅助配合下,王奶奶可以扶着助行器下地行走。

福建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华山医院福建医院骨科与手外科主任张文明教授介绍,髋部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外伤,受伤及伤后长期卧床会带来多种致命并发症,为了提升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救治成功率,国家卫健委近期组织制定了《老年髋部骨折诊疗与管理指南(2022年版)》。华山医院福建医院根据这一指南,开通了相应的绿色通道和快速诊疗流程,让老年人受伤后尽早接受规范化手术诊疗,解除病患痛苦。

延伸阅读

如何严防“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人的骨量在一生中呈现为抛物线走势,中年时期达到峰值后,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体骨含量不断丢失,骨密度不断降低,骨脆性增加,导致老年人极易发生骨折。其中髋部骨折是一种比较严重且常见的骨折类型,分为两种:一种是股骨颈骨折,另外一种是股骨粗隆间骨折。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髋部骨折发病率越来越高。

为何称髋部骨折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这是因为,很多老年人身上都伴有不少基础疾病,且愈合能力差,一旦发生髋关节骨折,各种慢性疾病会严重影响骨折治疗的进展和效果。而长时间的卧床休养易引起各种并发症,让本就不佳的身体状况“雪上加霜”,严重的很可能会导致死亡。

专家表示,预防跌倒是防治“人生最后一次骨折”成本最低的方法。建议要给老年人选择合适的鞋子、服饰;避免行动不便的老人独居;老年人居住的环境光线要充足,保持地面干燥。

此外,积极监控老年人是否骨质疏松也非常重要。老年人更要做到保持均衡饮食,多吃高蛋白、高纤维食物。建议子女定期陪伴老年父母到医院检查骨密度,并适当为老人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