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养东
他盯紧屏幕,看到第12张照片时,一眼判定“就是她”!近日,在一节实训课上,陈伟宁现教现用,仅用几分钟,就引导民警找到关键线索,最终证实那就是几十年前被拐的女孩。
从警17年来,从莆田市公安局城厢分局基层民警到刑侦大队长,陈伟宁在侦查破案中练就了一双“鹰眼”,总是像“猎鹰”一样,从线索中抓住蛛丝马迹,一次次撕下犯罪分子的伪装,将他们绳之以法;依靠模糊图像中的一丝纹路,为被拐孩子找寻回家的路……
因工作业绩突出,陈伟宁曾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4次,获评全国情报信息工作先进个人、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全省公安系统刑侦缉捕逃犯能手等称号。
层层抽丝剥茧
为破碎家庭圆团圆梦
2015年,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失孤》上映。2021年,电影中被拐儿童的原型郭新振被找到,电影终于迎来了圆满的结局。当时,公安部从全国抽调了8名刑事技术专业人才,攻坚被拐儿童积案,陈伟宁便是其中一员。他和各警种专家一起,运用最新手段,突破技术壁垒,成功破获案件。
《失孤》原型备受关注,但在陈伟宁多年的打拐工作中,更多的父母和孩子寂寂无闻,在他们蹉跎、无助的寻子岁月里,陈伟宁和同事们不断寻找线索,给他们“团圆”的希望。
“只有一张孩子一个月大时的婴儿照,而且是几十年前留下的,画质非常模糊。”在此前公安部部署开展的“团圆行动”中,这起单一线索的被拐案件一度让陈伟宁陷入困境,“团圆”似乎遥遥无期。但陈伟宁没有气馁,他运用研发出的多种战法,经过数月攻坚,终于为这个家庭寻回了孩子。当看到孩子和亲生父母泪目相认的时候,陈伟宁觉得一切都值了。
在此次会战中,陈伟宁共找回被拐儿童75名,帮助75个家庭实现团圆,工作成效受到公安部、省公安厅的充分肯定,并受到通报表彰。
然而,打拐不只是破案,还是法律、伦理间的一场艰苦跋涉。多年前,厦门一名女孩被拐,排查线索、走访取证、抓捕嫌犯……陈伟宁一层层抽丝剥茧,确定女孩被拐卖至外省一大山深处,后与当地警方联合破案,过程极其艰难。“我们发现疑似女孩后,进行进一步侦查。”陈伟宁说,然而结果却让他打了一个寒战,女孩除了一个身份证号码,没有其他任何信息,同“原始人”一般。
与电影中一样,当地村民对外人进入十分警惕,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将拐卖来的女性藏起来,外人根本找不到。历经千辛万苦,陈伟宁和同事们找到了被拐女孩,她被“嫁”给一个年长20岁、身体有残疾的人,4年间生了3个孩子……
陈伟宁后来得知,女子最终选择继续在大山生活,这并不令人意外。“都是活生生的人和难以定量的情感,在追求法律公正之外,还要尽力修补人伦裂痕。”陈伟宁说,“我们常常面对受害者家属无法释怀的锥心之痛和难以解脱的日夜折磨,哪怕最终是‘悲剧’,我们也要拼命找到被拐儿童,至少给双方多一个选择,减轻家属内心的千钧重负。”
(下转A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