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据福建日报
“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16日,位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新闻中心正式启用。打开新闻中心的大门,迎面可见矗立打开的两本描金绘彩“书画”。在“书画”里,来来往往的中外记者与有着千年海丝风华的福建不期而遇。
两本“书画”的景观设计,分别象征“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丝路故事,在新闻中心公共媒体区的两侧扑面而来。上溯历史,把瓷器、丝绸、福船、水墨画等中国传统元素,通过国画的工笔笔触细细描出;回望十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地标建筑和“一带一路”十年成果,经由插画、剪影、AR增强现实技术等形式在“书画”中得以呈现。
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书画”中,头戴簪花围的福建渔女——蟳埔女身姿窈窕,亭亭立于书卷的开头,仿佛在回望千年前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盛景。“今生戴花,来世漂亮。”“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沿着历史长河的时间线徐徐铺展。在蟳埔女的身侧,泉州的东西塔两两相望,闽南红砖厝安然而立。碧浪波涛中,一艘有着水密隔舱的福船正扬帆出海,驶向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
以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泉州等沿海城市为起点,古代中国通过海上航道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交往,成就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闽造福船的水密隔舱建造技术引领了古代航海发展,为世界远洋航海事业带来了颠覆性的革命;15世纪初,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从福建沿海启航开洋,留下千古佳话……
留恋于千年历史芳华的一回眸,更惊艳于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过去十年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共建的成果。“丝路海运”联盟成员单位达到317家,命名航线总数116条,通达全球43个国家的131座港口;全省开通“中欧班列”城市达到6个,实现“海丝”和“陆丝”陆海联动、东西互济;中印尼、中菲“两国双园”建设积极推进,着力打造与海丝沿线国家经贸合作交流新高地……在“书画”里展现的“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中,福建经历十年深耕,在多个领域取得累累硕果。
当历史的千年故事,映射进新时代奋进的历程,福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以其过去十年的建设成就,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新闻中心绽放出引人瞩目的华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