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美国“一票否决” 巴以“路在何方”?

联合国安理会表决巴以局势决议草案,呼吁在加沙地带暂时停火,美国投了否决票,致使草案未获通过,多国对此表示遗憾和失望

▲18日,在约旦河西岸城市纳布卢斯,民众抗议加沙医院遭袭

▲18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巴西起草的巴以局势决议草案进行表决

N新华 央视

联合国安理会18日就一份巴以局势决议草案举行表决,其内容包括呼吁在加沙地带实现人道主义暂时停火等内容。决议草案获得12个安理会成员赞成,但美国投了否决票,致使决议草案未获通过。多国对此表示遗憾和失望。

这份由巴西起草的决议草案内容包括谴责一切针对平民的暴力以及恐怖主义行为,呼吁根据国际人道主义法保护所有医护人员和医疗设施等。该决议草案获得联合国安理会15个成员中12个成员赞成,俄罗斯和英国弃权,美国是唯一反对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中方对此表示震惊失望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对安理会未能通过有关巴以局势的决议表示震惊和失望。张军说,巴西提出的决议草案总体上反映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呼声,代表了安理会推动实现停火的起始步骤,也可能是当前情况下安理会唯一可能达成一致的案文。相关国家口头上强调安理会应该采取正确的行动,但这些国家的投票立场让人怀疑其根本不希望安理会采取任何行动,不希望真正解决问题。

针对美国否决导致决议草案未获通过,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指责美国“虚伪”“持双重标准”。巴西常驻联合国代表达内塞表示,非常令人遗憾的是,沉默和不作为占了上风。阿联酋常驻联合国代表努赛贝表示支持全面人道主义停火,并称“这场毁灭性战争的每一个小时都是对国际人道主义法原则的嘲弄”。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德里维埃对决议草案未获通过深表遗憾,指出安理会因此失去了重申向加沙地带民众提供生活必需品的机会。马耳他、莫桑比克、加纳、瑞士、加蓬、厄瓜多尔等国代表对安理会未能通过决议表示遗憾。

埃及同意开放拉法口岸

巴勒斯坦卫生部门说,截至18日14时45分,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死亡3540人,受伤13000余人。

美国总统拜登18日抵达以色列进行访问。访问前夕,加沙城一家医院遭到空袭,造成数百人死亡。巴方认为这是以色列军方所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声称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应对这一事件负责。

埃及总统府发表声明说,埃及总统塞西18日与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同意通过拉法口岸向加沙地带提供“可持续”援助。两国有关部门将在联合国监督下与国际人道主义组织协调,确保援助物资抵达。塞西18日还与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开罗举行会谈。塞西表示,埃及坚定不移地支持巴勒斯坦人,拒绝任何将流离失所者转移到与加沙毗邻的埃及西奈半岛的企图。

土耳其卫生部长科贾18日在社交媒体上说,土耳其已经准备好向加沙地带居民提供医疗服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7日发布新闻公报说,近期中东地区紧张局势升级,对记者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该组织呼吁各方立即行动,尊重和维护国际法。

□链接

美军驻中东多处基地遭袭

加沙地带一家医院17日晚遭袭并造成大规模伤亡,中东地区局势骤然紧张。18日至19日,美国在中东地区多个军事基地连续遭袭。

美军中央司令部18日证实,过去24小时内,美军及其盟友在伊拉克的基地遭3架无人机袭击,美军予以拦截,一些军人受伤。

美军中央司令部在声明中说,在伊拉克西部,美军摧毁一架无人机,击伤另一架,基地内一些军人受轻伤;在伊拉克北部,美军摧毁一架无人机,没有人员受伤和财产损失。

伊拉克民兵组织“真主旅”等武装18日谴责美国和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制造“屠杀”。“真主旅”威胁将打击美国和以色列目标,要求美军离开伊拉克。同一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爆发反美、反以示威。

据黎巴嫩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9日,位于叙利亚的美军坦夫军事基地遭到3架无人机袭击。坦夫军事基地位于叙南部,靠近伊拉克和约旦边境。此外,代尔祖尔省一处美军控制下的油田遭到2枚火箭弹袭击。

截至目前,美方尚未确认驻叙利亚基地被袭的消息,也暂时没有任何组织宣称对事件负责。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