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涓/文 毛朝青/图
综合北京青年报 健康时报
金秋时节,气温骤降,又到了“贴秋膘”的好时候。高脂肪、高热量的菜肴在餐桌上出现的频率变高,不少市民已经开始进行“秋补”,近日记者走访福州市场就发现,牛羊肉等滋补食材热销。那么,“贴秋膘”要注意什么?人人都适合“贴秋膘”吗?还有哪些适合秋补的食物?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秋补那些事儿。
市场
牛羊肉销售火爆
近日,记者走访农贸市场发现,购买牛羊肉的市民络绎不绝。在晋安区塔头路附近的牛羊肉摊上,不少市民正在选购。“买一点羊肉,回去炖萝卜喝,很滋补的。”正在选购羊肉的刘依姆说道,羊肉汤具有很好的保暖效果,秋季气温下降,喝点羊肉汤可以提供足够的热量,不容易感冒。
“最近早晚都是冷飕飕的,买点牛腩炖西红柿,暖暖身子。”市民陈女士说,入秋以来的天气逐渐变冷,又到了该“贴秋膘”的好时候了。
一位牛羊肉销售商告诉记者,天气转凉,牛羊肉消费明显旺盛起来,根据往年经验,接下来牛羊肉消费量还会逐渐上升。
体重偏低的人
可考虑“贴秋膘”
“膘”用在人体上主要指的是皮下脂肪。从专业上讲,人体皮下脂肪的量及占体重的比例,也就是体脂百分比(BF%),是反映人体健康、预测疾病的一项重要指标。
目前,判断肥胖最常用的一个指标是体质指数(BMI),也就是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这个指标是间接反映体内脂肪的,因为体内脂肪的测定不如体重和身高容易测量。
其实,最准确的应该用体脂百分比来判断肥胖,成年男性体脂百分比(BF%)>25%,女性体脂百分比(BF%)>30%即为肥胖。但是体脂百分比普通人不好计算,所以可用体质指数判断自己是否肥胖。
对于已经超“膘”的人来说,就不应该再盲目地“贴秋膘”了。而对于体重偏低,或者已经属于低体重的人,可以考虑适当地“贴膘”。
专家
因人而异 根据自身状态进补
福建省第三人民医院治未病科营养师陈慧云表示,贴秋膘要因人而异,对体重较轻、免疫力差及老年人来说,适当进补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但是对于一些肥胖、代谢综合征、糖尿病、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等人群来说,如果盲目进补,会增加身体负担。
进补前也需要给脾胃一个适应的过程,先吃些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贴秋膘不意味着是吃高脂肪、高能量的食物,要注意控制热量,最好是根据自身状态进补,比如说冬天怕冷就可以吃些牛肉、羊肉等温热的食物,但不要吃太多温热的食物或者药物,避免增加秋燥,尤其是体热者、易上火者等。
她提醒,秋补要滋阴润燥、养阴生津、补益气血等,鱼、瘦肉、鸡蛋、百合、山药、红枣、梨、莲藕等食物都是很不错的选择。同时也要注意新鲜蔬果的摄入,做到荤素搭配,均衡饮食。
□知多一点
“秋季第一补”
现在吃最养人
秋天是很多根茎类蔬菜上市的时候,也是养胃的好时候,这个时候山药就派上了很大的用场,它被称为“秋季第一补”。
秋日饮食重点在滋阴润燥,同时也应注意补养脾胃,山药就是不错的进补食。
《本草纲目》认为山药能“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瘫涎、润毛皮”,山药是山中之药、食中之药。
和春天所讲究的“温补”、夏天所偏向的“清补”不同,秋天要“润补”,而最适合秋季进补的食物就是山药。山药不仅有“神仙之食”的美誉,还兼具食物和药材双重功能,其本身就是一味中药,同时也是我们中医常用来制作药膳的重要食材。中医认为,秋天吃山药有补肾益精、健脾益胃、润肺止咳等丰富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