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敬业教坛成楷模

——追忆南平建瓯市建州小学原校长陈理晋

N主任记者

陈则周

风劲叶落,雁去声留。7月底,福建南平建瓯市建州小学原校长陈理晋英年早逝,从学校到教育界,从其故乡到坊间街巷,当人们惊闻噩耗时,对这位教坛楷模、省中小学中青年学科教学带头人、南平市劳动模范的离世,深感悲痛与惋惜。

三个月来,人们对陈理晋这位可敬可亲的校长、辛勤园丁的带头人,以多种方式缅怀寄托哀思,表示要学习其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担当尽责。

陈理晋是建瓯市教育系统首届、第二届名师,是前几年新办的建州小学第一任校长。他曾提出“金拇指赏识教育”办学理念并积极践行,在教坛发挥了较大作用并推动教育发展。

筹建新校系身心

陈理晋受组织委派,2012年筹建水西小学(后更名为建州小学)。他深知缓解百姓子女入学的压力迫在眉睫。筹建期间,他不辞辛苦加班加点,协调各方力量,不顾恶劣天气和身体病痛,书写“建州速度”,被称为“民工校长”。

现任校长叶木兰对陈理晋很怀念,她对记者说,有一次大家发现他脖子后面露出一大块黑紫色,林国伟老师掀开其衣服,发现他整个后背呈黑紫色,原来因为疲劳加上中暑,他刚刚拔完火罐。大家都心疼地叫他回家休息,他却说道:“能休息吗?工程道路又堵了,如不尽快协调进度完成不了啊!没事,还撑得住!”

陈校长总是不停奔波,他的爱人总说:“他工作起来怎么像打了鸡血。”只要一投入工作,他身上就有使不完的力气,一心想着“安全、质量、进度”,在办公室和工地来回穿梭,常加班到深夜。

水西小学建设2012年10月立项,11月动工,2013年8月竣工,当年9月初300多位一年级新生就走进建州小学,坐进崭新的教室。作为省校安工程、市民生工程,从动工到开学仅用10个月。

建校伊始,陈理晋与同事不断思索探讨交流。其创新的办学理念逐渐形成,内化为学校和师生的品质,这就是他的“金拇指赏识教育”体系,多年前记者曾在《福建日报》报道过。他以“赏识你我,快乐向上”为校训,下设4个篇章:“春生”为理念篇,阐述办学理念;“夏长”为平台篇,设养成、主题、实践、关爱4个平台,为学生成长搭建展示舞台;“秋收”为评价篇,通过有效评价引领师生产生内动力;“冬藏”为积淀篇,加大对教师的培养促进成长,提高整体育才水准。

而今人们感受、赏识着由他亲手种下的教育种子,在每一位学生和老师的心里生根发芽。

宽以待人暖人心

“陈校长好!”“你更好!”不管师生何时何地和他打招呼,他总是面带微笑热情回应。而对师生存在的不足,他没有批评与指责,总是诚心地予以开导、激励。

在建州小学,他没有对教师说过一句重话,而对教师的点滴进步却即时表扬。对待孩子们,他充满着爱,常言:“孩子的成长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他要教师们懂得赏识学生,说:“教育不是填满脑袋,而是点燃学生的激情。”他希望以赏识来引领学生的成长。他把“我愿意,我能行”作为学校的口号,这话语也走进历届师生心中,鞭策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健康、快乐、自信、阳光。

事必躬亲无巨细

建校之初,2013年第一次开展家长“面对面评议”时,有家长提出:“校门口有一积水较深的水坑,存在安全隐患。”会后,陈理晋当即购买材料,亲自带领男教师们安装了防护栏。

家长的急事难事、孩子的事,陈理晋总是摆在第一位。在学校管理任务重的情况下,他自己仍坚持教学,上足上齐本职科学课。他上的科学课成为学生们最爱的课堂。他常说:“教师最大的宽慰莫过于学生的进步。”他不仅是科学老师,还担任过实小奥数班的教学,辅导小奥班。5+2,白+黑,他乐此不疲。学生不负众望,在全国以及省地市比赛中获金银铜奖,他被誉为“金牌教练”。

关爱教师含深情

2018年夏,沈少琼的父亲在车祸中逝去!处理完父亲后事后,她回到学校,心情不好。那时陈理晋校长也被查出癌症,他仍旧微笑着宽慰沈老师,给她讲述自己如何在抗癌中挺起。在大家的心中他已然是“抗癌勇士”,他正视病魔更直面生命的挑战。

壮心不已诚坚守

2018年,学校经过五年的发展,班子团队斗志昂扬,办学水平不断提高。陈校长毅然拖着重病的身躯,忙碌于学校的多项工作。同事们忽略他偶尔传来的咳嗽声,直到他出差中途从福州赶回建瓯市立医院进行体检,大家才知道他患了肺癌。

而他自己却很淡然,还会静下心来与大家探讨病情。五年坚持工作并与病魔做斗争,从未见他喊一声疼。他对待生命的态度是积极而无畏的。

虽逝相忆犹长存

多位师生在缅怀陈理晋这位辛勤可敬的园丁时,流下了泪水。他不忘初心呕心沥血,他是人民的优秀党员、学生的好教师。近日,建瓯市教育局长何华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陈理晋同志是教育战线的精英,要学习他牢记使命,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人们希望在建瓯、在南平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能掀起学习陈理晋同志的热潮,学习他对党忠心耿耿,学习他高尚的品德,爱岗敬业,迈步新时代展示新作为!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