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元拍下奔驰进口轿车却遭毁约”的报道,登上多个平台热搜。湖南长沙的张先生参加了一个在线的拍卖活动,他仅用1.08元就成功拍下了一辆评估价12.5万元的2012款奔驰E260 1.8T原装进口二手车。然而拍下奔驰车半小时后,拍卖公司却以价格不符合委托方心理预期为由,要求张先生撤销拍卖,并表示只能按照拍卖价格的5%赔付,也就是5分钱。对此,律师表示,拍卖方毁约存在不当之处,应按合同进行交易。
拍卖方称未达到委托方心理价,就赔5分钱
“就赔我5分钱”。对于这样的赔偿方案,张先生表示不能接受,对方则解释称:“这里拍的是参与拍卖的资格,而不是已经买下车,并且拍卖需要双方确认。”
张先生认为,合同中未提到需要双方确认,希望对方履行义务,之后会咨询律师,有必要的话也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权。
拍卖方的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笔拍卖订单要做违约毁拍处理,因为车主违约,认为价格不能接受。“违约赔偿平台规定的是拍卖价格的百分之五,最低赔偿300元。”
记者10月21日下午致电武汉鑫车公司,一名接线人员表示,在得知张先生诉求后,拍卖公司作为中间人,已在积极进行三方协调。
记者随后致电交易平台“阿里拍卖”,一位接线人员表示:“已有专人对此事进行跟进,双方还在协商之中,平台将按照要求和协议精神对纠纷解决进行监督处理。”
豪车1元起拍不鲜见,目的就是引起围观
记者电话询问以上低价拍卖信息的真实性,武汉鑫车的接线人员回应称:“所有的拍卖信息都真实有效,如果最终以起拍价拍下车辆,只要竞拍者和委托方无异议,就会以拍卖价格成交。”
“拍卖公司为吸引竞拍者,往往会采用无底价无最高限价的竞拍方式,但最终能否成交还是要以竞拍者、委托方是否愿意交易为准。”上述这名接线人员说。
实际上,豪车1元起拍的现象并不鲜见。记者在阿里拍卖平台看到,21日当天正在进行拍卖的二手车中,诸如2017款宝马5系、2009年上牌的宝马X5(进口)、2013年上牌的奔驰GLK300、2019款红旗HS7等豪华品牌车,起拍价均为1元钱,且平台信息显示,上述1元起拍车辆均有人以1元的价格出价。
记者咨询平台上的多个拍卖机构了解到,设置起拍价格是卖方的权利,平台并不参与监管。阿里拍卖的工作人员就表示,通常设置1元、10元的起拍价,目的就是引起围观,吸引更多人来拍卖。事实上,基本很少能有人以起拍价买走车辆。“如果真的1元拍到这台车,那这台车就是你的了。”
拍卖方是否有权毁约?
我国《拍卖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按照约定由委托人移交拍卖标的的,拍卖成交后,委托人应当将拍卖标的移交给买受人。因此,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拍卖方并不能因价格问题拒绝履行合约,应当按照合同要求进行交易。如果拒不履行责任,竞拍者有权要求拍卖方承担违约责任。
在广东金桥百信(长沙)律师事务所张家荣律师看来,本起纠纷中,拍卖方毁约存在不当之处。张家荣提醒,一旦竞拍成功,面对委托方毁拍情况时,建议竞拍者第一时间保留相关证据,先向拍卖平台反映投诉,寻求平台介入。待协商不成,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或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综合红星新闻、湖南广电公共频道、九派新闻、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