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影像 上一版 下一版  

心灵深处那片海

喜欢家乡民俗 穿传统服饰

装扮梳“阿嫲”头饰需要邻居来帮忙

梳头饰要花半个多小时

漂亮的头饰引起村民围观

村民盛装出席民俗活动

她的头饰引得老人家连连夸赞

N海都记者 田米 文/图

“家就在惠安海边,小渔村依山傍海,古朴而宁静,小时候开门见海,石头厝门口就有沙滩、白帆、海浪,自然的风景很美……”回忆起故乡泉州惠安净峰镇松村村,周国强、李月霞夫妇如数家珍。

他们说,小时候的海水很蓝,可以直接挑回来做豆腐、煮花生,在海边游泳、捡海螺,想吃海蛎了,就直接提个桶带上工具到海边的礁石去撬海蛎。那种生活真的很美好,一直在心灵深处,这是他们抹不掉的乡愁。

他传承各种民俗活动文化

今天故事的男主角叫周国强,他二十岁离开家乡,早年就读于当时的惠安五中美术工艺专业,毕业后一直在泉州从事外贸礼品设计。

“现在村里每年大大小小有八个民俗,二月十三、三月初三、九月初九等都是必回去参加的民俗节日。在外打拼的乡人刚好在这些民俗的日子回来,自己都会传承和推广这些民俗活动。”周国强是净峰松村村人,夫妻两人都特别喜欢家乡的民俗活动,只要有活动,几乎都会回去,是村里推动民俗文化的“使者”。

“家族里面传统的结婚礼数,男方家里搓红丸子,最主要的是第一桶必须给新郎妈妈的娘家舅舅。”周国强说。

这些村里的结婚仪式都是非常传统的。周国强喜欢传统文化,从小一直看着家里长辈操办各种喜事,耳濡目染,加上自我学习能力强、关注细节,周国强都会主持这样的传统仪式。“现在主要帮大家做一些民俗推广和传承的事情,这些老传统不能丢了,大家也很喜欢来找我帮忙。”周国强对记者说。

她喜欢穿戴惠安女传统服饰

妻子李月霞喜欢惠安女传统服饰,只要回老家,她就穿上惠安女特有的服饰。在她泉州的家里就有二三十套惠安女服饰和很多块漂亮的头巾。“我经常被外地来的游客要求合影,说是身边真实的惠安女,真的是很漂亮。”李月霞说。现在她走街串巷,穿戴惠安女传统服饰,回头率特别高。

40岁以后才可以穿的“阿嫲”头饰,像蝴蝶般展开,那是周国强和李月霞抹不掉的乡愁记忆。

据李月霞介绍,前几天松村村举办玄天上帝得道日民俗活动,她梳着“阿嫲”头饰、穿戴着惠安女服饰去拜拜。“吖水啊(很漂亮),你也会梳这个头饰啊!”看到她的村民都忍不住惊叹。

“从小看妈妈、婶婶们每天穿着传统服饰,也是自然地传承下来了,现在自己也越来越喜欢穿了,这就是乡愁吧。”李月霞笑着说道。

“乡愁的味道藏在那美丽的景色里,家乡的许多风土人情滋养着我,我希望能够一代代传承下去。”周国强拉着妻子李月霞的手,深情地说。他说,传承家乡本土文化是他最大的心愿。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