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4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以“林长+警长”厚植“生态绿”

德化县公安局倾情守护瓷都绿水青山

N海都记者 俞志村 通讯员 张徐泙

被誉为“世界陶瓷之都”的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拥有高达73.7%的森林覆盖率,是全国首批国家级生态县。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守护德化的这片绿水青山,德化县公安局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林长+警长”协作机制,不断深化集群作战、联勤联动等工作机制,坚定不移向“绿”而行,全力打造瓷都绿水青山“金名片”。

“双向奔赴”

保护屏障更牢

“我们在巡逻时发现有人在瑞坂村‘青菜垅格’山场盗伐林木,数量较多……”3月18日,陈某水、苏某将在盗伐林木时被德化县雷峰派出所森林警长与雷峰镇瑞坂村村级林长常态化开展林区巡查时当场抓获。这是德化县全面实施“林长+警长”工作机制后,“警务网格+护林网格”双网融合下联动打击涉林违法犯罪的一个缩影。

为了筑牢全县绿色生态屏障,德化县公安局积极策应“林长制”,立足林区实际情况,科学划分建立县、乡(镇)、村三级森林警长制,精心调配53名“森林警长”挂点全县191个村、26个社区和戴云山保护区、国有林场等生态保护重点部位,实行基层森林警长和林业站、护林员捆绑作业,构建起“警务网格+护林网格”双网融合格局,实现立体化管控、协作化保护、高效化打击,以“小网格”托起林区“大平安”,统筹保护好全县268万亩森林资源。

在双网格融合模式下,实现了“林长”+“警长”共同呵护绿水青山的“双向奔赴”。今年来,各乡镇属地林长和森林警长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协助查处盗伐、滥伐、非法狩猎等涉林刑事案件6起,挽回经济损失7万余元,实现了更高效的管护和打击。

“集群作战”

打击合力更强

2023年年初,葛坑镇兰田村“尤德格”山场内国有林场、村集体及部分村民所有的杉木被人盗伐。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了解情况后迅速进行分析研判、安排部署,同属地派出所森林警长兵分两路,一路去现场勘查走访收集证据,一路去调阅沿途视频监控分析研判,民警发现一辆多次凌晨出现在林场附近的小货车有重大嫌疑。经缜密侦查,精心布控,在上涌某木材加工厂将正在检量出售木材的小货车车主许某煌和木材加工厂老板陈某强抓获,并循线追踪将盗伐林木犯罪嫌疑人苏某梓抓获,重大盗伐林木案成功告破。

在“森林警长制”的加持下,面对一些隐蔽性强、证据提取困难的案件,德化县公安局充分发挥集群作战优势,构建由森警大队主侦主办,刑侦、网安等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属地派出所全力配合,统筹开展案件会商、调查取证、分析研判等工作的集群化破案攻坚格局,有效破解涉林刑事侦查工作中单打独斗、合力不足等难题。同时加强与林业部门、检法机关沟通协调,明确信息互通、定期会商、提前介入、案件移交、“补植复绿”等机制,行刑衔接更加高效顺畅,为林区警务有序高效运转提供坚强保障。

今年来,德化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破获省厅挂牌督办案件2起,破获森林刑事案件15起,破案率达87.5%,端掉盗伐林木团伙2个6人,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团伙2个7人。

“情报引领”

案源拓展更广

2023年3月,联络员小L提供情报:途经水口镇湖坂村路段的闽C7×××7小车疑似非法装运野生动物。德化县公安局迅速调集水口派出所森林警长前往设卡检查,当场查获一只疑似“山羊”的死体(后经鉴定,该山羊死体为中华鬣羚,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随后,森警大队民警循线深挖,抓获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嫌疑人两名。

2023年以来,森警大队坚持智慧赋能、情报先行,按照上级部署深入开展“铁箭计划”,吸纳野生动植物爱好者、护林员、联防队员、自然保护区管护员等人员打造一支触角广泛、布局合理、服务实战的人力情报队伍。制定举报奖励机制,提高人力情报队伍提供涉林违法犯罪信息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人力情报队伍延伸警力,及时掌握社情民意、林区治安热点、林区治安动态信息,及时发现有价值、可深挖的案源线索,切实提高森林警长驾驭林区治安的能力,从而达到群防群治。

同时,森警大队坚持将“情报资源”作为提升打击效能的主攻点和突破口,持续提升情报导侦服务实战能力。今年来,依托“铁箭计划”情报导侦破获省厅挂牌督办案件2起(其中重大涉林刑事案件1起)。

“部门联动”

治理效果更好

“您好,我们是公安、林业等多部门组成的联合检查小组,今天来例行检查下酒店餐馆后厨……”全面推进“林长+警长”制以来,德化县公安局积极协同林业等部门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已成为常态。

今年来,德化县公安局联合多部门深入开展“2023清风行动”、松材线虫病疫木专项整治、清理整治野味餐馆等专项行动,乡镇级森林警长主动与护林员、乡村巡逻员、社区网格员、联防队员结对开展“一长四员”联巡联查,联合开展涉林隐患排查、重点区域巡护,不断加大对林区三边(河边、山边、路边)地带,景区景点和城区农贸、餐饮等重点部位、场所的清理整顿力度,放大多元共治“1+1>2”的协作实效。

2023年3月,在唐寨山森林公园,伴随着测风仪和螺旋桨的旋转,一架黑色无人机从无人机全自动机巢中缓缓升起。“德化境内崇山峻岭多、林地面积广、森林密度高,步巡一座山需要时间长,我们联合林业部门采取‘人巡+机巡’全天候巡查闽中屋脊戴云山脉生态资源,确保巡查无盲区、无死角、全覆盖,以科技赋能守护瓷都绿水青山。”德化县公安局森警大队负责人说。今年来,利用公安、林业、供电公司等单位56台无人机开展空中巡航457次,野外火源监测325场次,野生动物栖息地等监测211次,有效处置森林火情6起,发现非法狩猎行为2起。

“精准联宣”

宣传质效更优

“大爷,现在野猪被调出‘三有’名录,即便它不是保护动物,毁坏农作物我们也不能随意猎杀,猎捕野猪一定要严格遵守禁猎区、禁猎期、禁用猎捕工具和猎捕方法以及国家枪支管理等法律法规的规定。”6月26日,国家林草局公布最新“三有”陆生野生动物名录,野猪被正式调出该名录,乡村级森林警长及时协同林长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精准宣传,向群众普及什么是“三有”保护动物、禁猎期禁止捕猎等知识。

8月14日上午,森警大队协助县法院到美湖镇阳山村开展生态巡回审判,公开审理一起失火案,通过以案说法、以案释法、以案为戒,有力震慑涉林违法犯罪不法分子,并告知林区群众对日常生活中发现的破坏生态资源案件要及时举报。近年来,德化各级森林警长主动联合戴云山保护区管理局、法院、林业等部门,以“爱鸟周”“森林日”“湿地日”为契机,常态开展生态保护“五进”宣传活动,引导群众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和绿色发展理念,争当生态保护“宣传员”、“倡导者”,争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参与者、捍卫者。今年来,联合开展法律宣传9场次,悬挂横幅20条,发放宣传材料2000余份,提供法律咨询300余人次。

“林长+警长”效应持续扩大,群众生态保护意识不断提升,警民共同救助野生动物已形成常态。4月10日,一条在德化县野生动物救助站点住了一个多月的76斤大蟒蛇,被德化县公安局、林业局放生野外。今年来,德化县公安局接到群众主动报警救助陆生野生动物警情达40余起,联合县林业局野动站救助放生野生动物30只(头),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穿山甲1只,夜鹰、蟒蛇、白鹇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9只(头)。

近年来,德化生态环境质量位居省、市前列,坐拥8块“国字号”生态旅游品牌,空气质量接近国家一级标准,绿色瓷都的底色更亮、成色更足。境内物种资源更加丰富,中华秋沙鸭、白冠白尾雉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陆续被发现,它们的出现是德化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的印证,也是德化县公安局联合林业等部门运用法治之力全力守护生物多样之美的成果。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