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7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百越探源 海国寻珍:泉州百年考古文集》正式出版

海都讯(记者 吴日锦 林良标) 日前,记者从泉州市文物局了解到,一套收录从20世纪20年代到21世纪20年代百年间,132篇考古论文的书籍《百越探源 海国寻珍:泉州百年考古文集》正式出版。

据介绍,该书历时两年编撰,是泉州百年考古历次重大成就第一次以书籍结集出版形式,全景式展现。全书分上下两卷,132篇考古论文被归类为文明探源、古城发现、交通网络、多元文化、商品基地、历代墓葬、其他遗存七个门类,完整涵盖了泉州近一百年来,文物部门考古调查、工作勘探和发掘活动后形成的报告、简报、研究成果。书中除了收录重要的考古论文外,还呈现了原文的照片、线图、拓片等,堪称泉州百年考古新字典。

该书主编——泉州市文保中心副主任、市考古所所长、文博研究馆员唐宏杰介绍,在泉州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之前,刺桐港这“东方第一大港”,长期以来它的辉煌成就并不为世人所认知,直到1926年10月我国著名海外交通史研究专家张星烺、厦门大学国学院教授陈万里与德国人艾克到泉州考察文物古迹,首次从考古学角度论证了泉州即刺桐的身世之谜,学界尤其是中国考古界对泉州的研究才由此发轫。

唐宏杰认为,这本书汇集了各个重要时期众多专家学者关于泉州考古阶段性重要成果和最新发现。它是几代考古人不懈努力取得的成果的结晶,反映了100年来中国考古学在泉州实践和发展的脉络,体现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及其辉煌成就对我国乃至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

福建省文物局局长、省博物院院长傅柒生认为,《百越探源 海国寻珍:泉州百年考古文集》展示的考古成果,实证了泉州自旧石器、新石器、青铜时代以来作为中华文明史重要组成部分的文明发展进程,实证了泉州作为宋元中国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港口城市的历史地位,增进了泉州人认识历史、认知遗产的广度、深度,在学术上打出了新界面,是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一次泉州尝试。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姜波教授、山东大学教授姜波在给该书作的序中,称赞:泉州古港是展现古代中国人航海智慧的珍贵遗产;泉州古港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突出的全球价值;泉州古港还是一处“发掘”出来的世界遗产;泉州是经典文本记忆里的“光明之城”。姜教授认为,泉州申遗见证了中国人民保护文化遗产的心路历程。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