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扬闽人智慧 传侯官精神

第二届侯官论坛在福建师范大学举行,专家学者相聚旗山脚下共话侯官文化

海都讯(记者 周婉怡) 侯官是福州的古称,自古以来人文荟萃,有“海滨邹鲁”之称。近代以来,林则徐、沈葆桢、林徽因、严复……他们心系家国、胸怀天下,成为近代中国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命世英杰、风云人物。11月20日,由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指导,福建师范大学主办,福州市委宣传部、福州市委教育工委,福州大学城管委会、福州地区大学城各有关高校协办的第二届侯官论坛在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举行。来自全球各地的专家学者相聚旗山脚下共赴这场思想的盛宴,会上专家学者们多维度畅谈“侯官精神”。

“在家族之中,我们都以‘文肃公’来称我们的烈祖;文肃公原名振宗,字幼丹。沈家早先住在浙江湖州府竹墩村,文肃公的高祖父‘子常’在公元1734年迁至福建侯官定居,至今已经十二世。”沈葆桢长子、长孙的后人,第六世来孙沈吕百说,“我们一代一代在族谱中、在长辈讲述的故事中认识了先祖,感受及学习家道家风。在侯官诸多先贤之中,将会以林则徐的文峰林氏、严复的严氏家族、陈宝琛的螺江陈氏、福州龙山刘家、萨镇冰的雁门萨氏、吴清源的吴氏为典范,作为晚生后辈,不忘初心,代代相传。”

侯官文化扎根于千百年的历史土壤中。福建省第一位外籍永久居民、“中国友谊奖”获得者潘维廉第一次了解福州古老的侯官文化,是在演20世纪90年代的电视剧《林则徐》的时候,当时他扮演的是乔治·懿律。“我期待着更多地了解并与世界分享我们的侯官文化,以前有‘严复西游’,而现在是更多的西方人该来东方看看的时候了。”潘维廉说。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2022级学生谢彦表示,作为侯官学子,要发挥多学科优势,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贡献高校智慧为己任,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用实际行动证明,积极进取、不畏艰难的创新精神永不磨灭。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