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肉联厂”已关闭 拟建商业综合体

记者回访泉州宝洲街屠宰场,发现已清理干净;鲤城文投集团多次讨论研究,该场地拟建集商贸、餐饮、酒店、办公等功能为一体综合体

鲤城区对肉联厂开展“回头看”

6月19日“肉联厂”屠宰牌照被收取(资料图)

屠宰车间不见往昔热闹

“宝洲街生猪屠宰场停产关闭”,海都报6月21日的报道版面

N海都记者 董加固 杨江参 文/图 部分综合鲤城微事

今年6月19日凌晨,随着最后一头生猪处理完毕,位于泉州市区宝洲街的泉州市食品公司肉联厂(以下简称“肉联厂”),也就是人们熟悉的“宝洲街生猪屠宰场”结束28年使命。从6月20日起,该屠宰场正式停产关闭(详见本报6月21日A02版相关报道)。

因噪声、臭味问题,肉联厂屡次收到周边居民投诉,且被列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信访件、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宝洲街屠宰场停产关闭,那么它“留下来”的这一场所将作何用?这一问题一度也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11月29日,记者从泉州鲤城文投集团获悉“答案”——宝洲街生猪屠宰场原址土地拟投资建设商业综合体,这个商业综合体集商贸、餐饮、酒店、办公等功能为一体。

现场

整个屠宰场热闹不再

地板也清洗得很干净

11月29日,记者再次来到宝洲街生猪屠宰场现场,逛了一圈下来,只见整个屠宰场空荡荡的,没有了往昔的热闹。此前(注:6月20日)记者见到的一些可以继续使用的设备,已经全部被搬往他处,屠宰场的地板也已被清洗得干干净净。

据了解,宝洲街生猪屠宰场地处泉州中心城区,1996年经正式报批建成投产时,周边仍是大片稻田。28年来,该屠宰场日产能达到800头生猪(近年来控制在550头左右),一直承担着泉州中心城区生鲜猪肉市场的供应任务。

随着城市的发展,原本远离人居的土地上,高楼林立,一个个居民区建设完成,人口越来越密集,万达广场、领SHOW天地等现代城市综合体也早已颇具规模。该区域中心城区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屠宰场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依法依规服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光荣地退出历史舞台。

部门

组织“回头看”,让周边区域告别噪声臭味

据了解,泉州市食品公司肉联厂(简称“肉联厂”)是市、区两级政府“菜篮子”工程建设和“食品放心工程”的重要配套企业,承担着泉州市中心城区生鲜猪肉市场供应任务,然而,因噪声、臭味问题屡被投诉。

为此,鲤城区高度重视,做实做细各方工作,多措并举持续推进问题整改。开放参观整改现场、升级建设降噪除臭设施、制定分流方案……整改过程中,鲤城并未采取立即关停的“一刀切”做法,而是统筹生态环保与民生保障,制定落实一系列针对性措施,有效完成了整改任务。

“停产关闭后,我们联合多部门做好场地清洁工作,将原有的环保设施持续运行至7月份。”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为持续巩固整改成效,他们还定期组织“回头看”,推进肉联厂周边环境常态化管护,加强日常巡查,让周边区域告别噪声、臭味。

记者了解到,针对原址土地使用规划,鲤城文投集团经过多次讨论研究,拟投资建设集商贸、餐饮、酒店、办公等功能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进一步盘活国有资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企业转型发展。

解决肉联厂噪声、臭味问题是鲤城积极回应群众呼声,推进环保督察整改落实的缩影。接下来,鲤城将继续开展环保督察整改“回头看”,严防问题反弹回潮,同时抓好长治长效,以此次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为契机,举一反三、全面整改,从源头上补齐短板、健全机制。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