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吴日锦
林良标 李梓召 文/图
千年“拳”不变,惠安更“惠”安。在“惠女精神”与“工匠精神”齐名的惠安,拳头(武术)与划拳一样历经千年,而不失色彩。上周日,曾经荣获多个国内南拳、南棍、国际武术冠军的惠安人张宁锋,特意和海都记者一起打卡崇武古城,打拳舞棍助力“一县两区(惠安县、泉港区、台商区)划拳争霸展演”。
“惠安早已经准备好,就等您踏浪而来,上桌入座,划两拳‘满堂彩’。”张宁锋表示,惠安这些年经济越来越强,文旅也飞速崛起,越来越有内涵的家乡崇武古城,越来越值得打卡的海滩,越来越走心的潮玩,正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奔涌而来。
武术冠军
“武术是不息的传承,划拳是鲜活的日常”
今年37岁的张宁锋不但是国家一级武术运动员,还是国家一级武术裁判员。在福建警察学院上学期间,张宁锋就两次获得个人三等功。
2004年—2018年期间,张宁锋连续获得全国第四届武术馆校南棍冠军、全国第五届武术之乡南拳冠军、全国第五届武术之乡南棍冠军,以及南少林国际武术大赛剑术冠军、棍术冠军、少林花拳冠军、对练冠军。还多次获得香港国际武术大奖赛、武术节剑术冠军、南棍冠军、少林花拳冠军、南拳冠军。
在崇武古城墙上,在灯塔下,在海门前,张宁锋展示了南少林功夫,还打出了祖传的黄蜂出巢棍法。刚柔并济的拳术与棍法,仿佛是历史抛向海岸的锚,又像是古风掀起的波涛。
“我们镇里已经发布划拳赛消息了,我有关注。”张宁锋特意让妻子带着一身小惠女装扮的女儿一起到拍摄现场,为划拳赛拍摄主题片,还请来刚从厦门集美大学诚毅学院舞蹈专业毕业的朋友王诗颖,和他的女儿一同跳上一曲传统的惠女舞蹈助阵。
4岁就跟随父亲习武的张宁锋对家乡崇武有着自己的理解:“古城是厚重的历史,武术是不息的传承,划拳是鲜活的日常,舞蹈是海浪泼洒的身姿。”
中外客人
“从划拳口令的烟火里,看到了泉州人的盛情”
有趣的是,在崇武古城拍摄期间,恰逢参加第五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非遗参展团一行,在崇武古城游览考察。张宁锋的拳术和棍法很快吸引了这群来自意大利、罗马尼亚、瑞典、厄瓜多尔、埃及、科威特、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等国的非遗传承人。他们不少人跟着张宁锋站开马步,学起拳术和棍法来。
“我没学过中国的武术,但我很崇拜中国功夫。”来自厄瓜多尔的亚历山大是巴拿马帽和安蒂斯山毛线编织的非遗传承人,他告诉记者,在他看来,中国武术并不只是单纯的体育锻炼,它蕴含了许多中国的哲学和人生的规则。
“这里的人友善、热情,泉州给了我很好的东方印象。”亚历山大说自己是第一次到中国,泉州是他到中国落地的第一个城市,崇武则是他参观的第一站,虽然这个城市不算太大,但这个地方多元、包容,历史厚重。
第二次来泉州,常住意大利罗马,从事中意文化交流二十年的陈倩说,从一桌桌美食及夜幕下的声声划拳口令的烟火里,看到了泉州人的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