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3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热红酒成跨年“网红”饮品

统计显示,热红酒相关商品外卖量环比大幅增长;医生提醒,阴虚火旺、心血管疾病、孕妇、儿童等人群不建议饮用

N海都记者

潘泽彦

林宝珍

锅里咕嘟咕嘟冒泡,暖意升腾,馥郁柔和的酒香随之弥散,舀一勺入杯,加入香甜的水果切片……在寒风凛凛之中,浅尝一口,从嗓子暖到肚子。手捧一杯香气四溢的热红酒,可以说是冬日的幸福时刻。跨年的氛围感,更少不了热红酒的烘托,它的温暖、香气,以及红宝石般的色彩,让人心生愉悦。不仅如此,热红酒中各种材料的搭配组合,还与中医名方“桂枝汤”的原理不谋而合,堪称暖心又暖身的“冬季治愈小甜水”。医生提醒,阴虚火旺、心血管疾病、孕妇、儿童等人群不建议饮用。

香甜微醺 年轻人的“冬季治愈小甜水”

在福州烟台山,有个售卖热红酒的小摊。广场空位上停着一辆小面包车,大火的露营装备往旁边一摆,琳琅满目的红酒,配上水果、香料和彩灯,氛围感满满。

小摊老板林先生告诉记者,他在上月初推出热红酒,节假日的时候特别受欢迎,多时一天能卖出一百杯,来购买的大都是出于好奇来尝试的年轻人。

林先生说,先将橙子、草莓等水果放在壶里加热,再将肉桂、迷迭香等香料稍微烤一烤,激发香味,放入杯中,倒入提前煮好的红酒,点缀水果切片、红枣干等,一杯香气四溢的热红酒就做好了。

林先生坦言:“我个人觉得味道一般,但有的顾客很喜欢,因为红酒度数稍高,和水果、香料加热之后,甜丝丝暖烘烘的,一口下去整个人都暖和起来了。”

正拿着热红酒拍照的市民小新说:“我们也是第一次尝试,酒味和水果味并存,是很特别的味道,在寒冷的冬夜来上一杯很舒服,而且拍照很有氛围感。”

至于热红酒为何成为冬日限定饮品,一家兼卖热红酒的咖啡店店员表示,这款饮品销量起伏不定,主要受天气和节假日氛围的影响,因此只在特定的节点推出。“天气越冷,卖得越多。红酒经过加热后,酒精大多已经挥发,剩下红酒的风味和水果的香味,很适合追求微醺的女生。”

制作热红酒,其实没有固定的配方,八九不离十的搭配是:红葡萄酒+糖+香料+水果。市民佳佳经常在家自制热红酒,她说,这些材料在超市或外卖平台上都能买到,制作方式简单。“红葡萄酒直接喝我不太能接受,热红酒酸酸甜甜的,不会喝醉还有助于睡眠,工作结束后,来上一杯就能卸下一天的疲惫。”

饿了么日前发布的《2023年热红酒外卖消费趋势报告》显示,2023年11月以来,热红酒相关商品外卖量环比增长16倍。热销商品除了杯装现煮热红酒外,还包含热红酒香料包和瓶装即饮热红酒等适合多场景的商品。

热红酒在年轻群体、商户中持续走红背后也印证了消费者对情绪感受的关注,热红酒带来的即时松弛感正符合当下的情绪消费潮。

暖心暖身 这些人群饮用需注意

热红酒给人带来的暖意,不仅仅是因为它在物理层面上的“热”,更是由于其中的配料与红葡萄酒组合,发生了妙不可言的反应。除了氛围烘托之外,寒冬的热红酒,更是身体本能的需要。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治未病科营养师陈慧云表示,热红酒里的肉桂、丁香、陈皮等香料多为辛温香燥之物,具有一定的温阳散寒、温经通络、抗氧化、防感冒等功效,适合冬天喝,但养生效果有限且因人而异。

陈慧云医生说,用传统中医的视角来剖析,热红酒原材料的搭配,与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所载经典名方“桂枝汤”的理法有相似之处。桂枝汤由肉桂、芍药、红枣等药材组成,具有解表、调和脾胃、温中补虚、滋壮气血等功效。热红酒所用食材之间辛、甘、酸的味道调和,温、平、凉的性质互补,有散有收,有补有通,有润有燥,有升有降,阴阳和合,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动态平衡。

但值得注意的是,阴虚火旺、心血管疾病、孕妇、儿童等人群不建议饮用热红酒。陈慧云医生提醒,热红酒毕竟是一种酒,要是喝多可能会引起酒醉现象,人体酒醉严重的会出现血压下降、呼吸衰竭、昏迷、休克等严重危害健康安全的情况,因此热红酒并不建议多喝,成人一天最大饮酒的酒精量建议不超过15g,折合红酒150ml。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