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谈天说地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没有望远镜 古人如何观天象?

苏颂

人类仰望星空的历史十分悠久,但使用天文望远镜的历史并不长。

那么,在科技尚不发达的时代,古人如何夜观天象?是否有属于他们的“望远镜”?

这种“神器” 让古人看得更远

国人对宇宙的观测和记录可追溯到几千年前。

早在夏朝时,中国就有了专门观测天象的场所,叫作清台,后也被称为神台、灵台或观台。

在天文望远镜被发明之前,浑仪是我国古代天文观测最主要的仪器。

浑仪也叫浑天仪,它的出现与“浑天说”密不可分。公元前4世纪左右,民间天文学家落下闳提出了浑天说,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对其作出了系统性阐述,他在《浑天仪图注》中这样描述:“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

到张衡的时代,古代浑仪的基本结构已经形成,一般为支架上固定着两个互相垂直的圈,分别代表地平线和子午圈;在其内还有若干个能转动的圆圈,其上附有可绕中心旋转的窥管,用以观测天体。

宋朝“黑科技”水运仪象台

福建人发明的

北宋时期,浑仪变得更加简便,精度也更高。人们还把浑仪、浑象和报时装置结合起来,形成了大型天文仪器——水运仪象台。

“水运仪象台”是由苏颂发明制造的。苏颂是泉州同安县(今厦门同安区)人。公元1092年,宋代天文学家苏颂历时6年,制造出了“水运仪象台”。这是一座高12米、长宽各7米的木楼式建筑。因为它是利用水的恒定流量来发动水轮做间歇运动,以带动仪器的运转观测天象,所以叫“水运仪象台”。

“水运仪象台”分为三层:上层是浑仪,用来观测日月星辰的位置;中层是浑象,旋转并显示天象;下层设木阁,木阁又分五层,每层有门,每到一定时刻,门中有木人出来报时。木阁后有漏壶和机械系统,驱动整个仪器。

“水运仪象台”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

“水运仪象台”制成之后,苏颂又结合制作过程写就《新仪象法要》三卷。书中附有通过水运仪象台观测到的5幅星图,绘星1464颗,比欧洲在400多年后文艺复兴前所观测到的,还要多400多颗。

可惜的是,靖康之乱后,宋朝所有的仪象都被金人所夺。后来,苏颂的儿子将记录了其父之法的书籍献上,也无人能了解其中的方法进而仿制。

而望远镜与中国的渊源,可追溯到约400年前。

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望远镜由德国传教士自广东携入中国。

崇祯二年(1629年),徐光启上书建议朝廷自制望远镜,但囿于技术原因,直到崇祯末年,中国才能够制作望远镜。

(综合上观新闻、科普中国、“学习强国”福建学习平台)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