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刘文辉 通讯员 彭辉 谢赟星 文/图) 1月6日,福州市鼓楼区举行纪念严复诞辰170周年活动,原创的严复主题沉浸式戏剧(闽剧)《笔醒山河》在三坊七巷严复翰墨馆完成全国首演。
据悉,《笔醒山河》由福州市委宣传部指导、鼓楼区委宣传部联合福建省实验闽剧院等单位共同创作而成。该剧讲述了严复与船政大臣沈葆桢、首任驻英公使郭嵩焘等人交往的故事。甲午海战让严复深悟国家危亡,他以笔为剑,翻译《天演论》介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创办《国闻报》宣传变法维新,激励国人团结一致,救亡图存。
首场演出赢得了阵阵掌声,让观众在历史交互中领略闽都文化魅力。“福建省是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作为炎黄子孙,应该多多参与交流互动,共同爱护我们的历史文化。”台湾中华新世代艺术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吴清菊说。
“今天的演出采用了沉浸式演出的方式,以传统闽剧的唱腔,借鉴话剧手段,更好地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院长周虹表示,今后也会把更多福建的仁人志士搬上闽剧舞台。据悉,该剧还将在海内外巡演,提升严复文化和精神、思想的影响力,增进对外文化交流互鉴。此外,戏剧的主题曲《天演论》,正是近日发布的福建原创组歌《三坊七巷》的其中一首。
□相关新闻
严复先生“回母校”
中国船政文化城格致园举行严复雕像揭幕仪式
海都讯(记者 罗丹凌通讯员 吴丹红) “船政是福州的历史骄傲,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回到马尾这片土地,追忆这位‘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里程碑式的巨人’,感到非常荣幸和神圣。”1月6日上午,在中国船政文化城格致园举行的严复雕像揭幕仪式上,严复后人严以振激动地说道。
据了解,严复雕像落成于1991年,由十余块巨型花岗岩构成,总高11.5米,重约50吨。去年9月,严复雕像由马江渡广场迁移至中国船政文化城格致园。
“船政学堂是严复先生的求学之地,他一生的思想与成就从这里起步。为了更好地纪念严复、学习严复、弘扬严复的思想和精神,我们请严复先生正式‘回校’。”福建船政文化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去还将着手打造严复文化广场、建设严复思想报告厅和文献资料室、设计严复研学线路等。
揭幕仪式结束后,主题为“严复思想研究与传播”的座谈会在中国船政文化城格致园议事厅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深化严复思想的研究与传播展开讨论。
据悉,严复(1854—1921)是福建侯官人,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人”。1867年,严复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船政学堂后学习驾驶。1871年,严复以最优等的成绩毕业于船政学堂,为该学堂第一届毕业生,先后在“建威”“扬武”两舰船实习和工作。他的译作《天演论》及之后的众多译作,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被鲁迅评价为“中国19世纪末感觉敏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