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法治日报 中国青年报
网络微短剧因满足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和快餐文化需求而迅速“出圈”,“暴富”神话接连上演。同时,微短剧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也饱受诟病。一些作品因充斥色情低俗、血腥暴力、审美恶俗、三观不正等内容而引起公众不满。2023年11月15日,广电总局宣布启动为期一个月的专项短剧治理工作,从加快制定《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与内容审核细则》、建立“黑名单”、推流统计机制等7个方面加大管理力度、细化管理举措。网络微短剧为何出现杂乱无序之势?专项整治之下,行业该何去何从?
讲述 “剧情越狗血越上头”
网络微短剧,是指“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有着相对明确的主题和主线、较为连续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剧集。相较于传统剧集,微短剧具有短小精悍、节奏明快、更新迅速等特点,观众能够在一天的碎片化时间里,快速刷完十几集甚至几十集的整部剧,故而赢得不少人的青睐。
广电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微短剧全年备案数量为398部,2022年备案数量接近2800部。还有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网络平台上线微短剧480多部,超过2022年全年总数,相当于平均一天上线2.7部。
让一些网民如此“上头”的网络微短剧,究竟在吸引谁观看?90后女孩白雪是网络微短剧观众,她告诉记者,自己一开始并不能接受看这种“又土又low”的短剧,甚至很反感里面的擦边剧情。但后来她发现,看网络微短剧可以消磨时间,满足她内心的情感需求。白雪生活在二线城市,由于单位人事关系复杂,重复性工作多,回家后,“只想躺在沙发上休息,放空大脑”。
看网络微短剧逐渐变成了一种解压的过程。白雪感叹,平时看剧,她“甜”的吃多了,就想看点“虐”的。她告诉记者,自己以前就是网文爱好者,喜欢“霸道总裁”“继承亿万家产”的人物设定,但网文字数偏多,作者为了稿费可以日更3000字,注水严重,看到最后往往情节变得十分涣散,读不下去。
但现在网络微短剧多反转,节奏性强,每集末尾还会为观众留好“钩子”,让大家产生解锁下一集的欲望。白雪也知道,“剧情是挺土的,但似乎越狗血越上头”。
问题 侵犯消费者权益 存不良价值观导向
吐槽微短剧乱象的人不在少数。在第三方投诉平台,与微短剧相关投诉最多的是自动扣费和虚假广告。有不少网友反映,在小程序上看微短剧遭遇虚假宣传却投诉无门。
有用户称,在一短视频平台点击了相关链接,跳转到另一社交平台,充值后发现被骗,且没有申请退款的渠道。还有用户投诉,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刷微短剧,网络广告宣称“9.9元解锁本剧全集”,可看到一半就被要求再充值。
记者随机点开5部微短剧,即打开了5个不一样的小程序,都是单剧付费模式,即充值相应的虚拟货币,然后逐集解锁。此外还可以充值月度、年度会员,价格在数十元至百元不等。这些微短剧有80集到100集,看完整部剧需要两三个小时,花费百元左右。
除了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频发,还有一些微短剧存在内容低俗、价值观不良等问题。记者此前通过短视频平台观看一些短剧发现,有大量为短剧引流的切片短视频,通常以“床戏”“扇耳光”等片段吸引观众眼球。目前,部分低俗微短剧已被整治下架,但其切片视频仍在短视频平台传播,并提供售卖渠道。
版权问题也是产生纠纷的重灾区。陈辰(化名)是一名在传统影视行业工作十余年的编剧,他说现在网络微短剧的剧本主要依靠平台自制与版权购买两种方式,但剧本在版权上容易引起纠纷,很多所谓的“爆款”都依靠类似的模板和剧情,同质化问题相当严重,导致这个行业的创作氛围愈发功利。
“还存在一定的骗稿现象。”陈辰说,很多年轻编剧因为刚入行不懂得保护自身权益,经常是已经被盗用了创业大纲或故事情节创意还蒙在鼓里,“等自己的剧本被拍出来后,才发现被对方骗了”。
建议
监管升级治乱象
建立综合治理体系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认为,违规微短剧依靠色情低俗、暴力血腥等内容博人眼球,会破坏平台良好生态,扰乱网络视听节目传播秩序,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因此,加强监管是大势所趋。但微短剧的管理与传统影视剧有所不同,考虑到微短剧时长短、数量众多,采用传统影视剧审查标准成本较高,未来可以探索更多的行业自律机制。
“监管部门和行业自律都要加强,出台审核的细则、标准,还有‘黑名单’等信用监管制度,把有问题的剧和相关制作单位等纳入‘黑名单’。”郑宁说,除了内容方面的风险,还要考虑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风险,因为微短剧的盈利模式往往是先免费看几集,到高潮部分就开始收费,用户需要充值,可能会出现一些欺诈现象,以及退费问题。
在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看来,虽然微短剧是目前资本热捧的行业,但如果没有健全的机制,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应建立综合治理体系。同时,对微短剧的监管应该轻许可重内容,把更多监管力量放在事中和事后的监管上。
“对微短剧的管理,更应当倾向于流量管理,现在一些‘狗血剧’有很多流量,这是平台出于引流考虑。其实不少文史、典故方面的微短剧做得也相当不错,这些宣传优良文化的,平台应该侧重给予流量;违法违规、出现严重问题的,应当减少流量,乃至纳入‘黑名单’。要把自律和他律联合起来,变成流量的指挥棒。”朱巍说,用流量治理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同时也应该健全关于违法违规内容的举报和反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