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6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繁花》缘何热度居高不下

“上班第一件事情,不是开电脑,而是先讨论昨晚《繁花》的剧情……”来自朋友圈的这句感受,真实反映了眼下《繁花》的热度。筹备6年、拍摄3年,在2023年年末,《繁花》终于播出。一开播即是热门大剧:腾讯视频站内热度值高达31000,央视八套首播10分钟收视率破2,峰值收视率突破2.6,豆瓣评分从8.1开分涨至8.2,#剧集繁花#微博话题阅读量35.8亿,互动破千万,《繁花》讨论度越来越高,在多个社交平台占据热搜。

从开播到现在,《繁花》的热度居高不下,除了剧情、演员、台词、小说改编还原度等常规讨论外,从剧集延伸出的对时代环境的考究,以及沪语方言、上海建筑和地标、饮食、服饰乃至电视电影语言等的讨论,让《繁花》不再只是一个娱乐文化的消费品,而是激活了人们跨越时空的文化交流和情感连接。它的影响力已由线上的观看和讨论,延展到线下的探索与追溯。《繁花》原著热卖,多个电商售罄,上海美食也被带火,上海文旅又热起来了,街头出现许多“考古”《繁花》的人……

演员几乎都来自上海,开播10分钟收视率破2

《繁花》电视剧由上海原创、上海出品,王家卫执导,秦雯编剧,胡歌、马伊琍、唐嫣、辛芷蕾主演,从筹备到开机、从杀青到开播,一直备受关注。在央视八套开播仅10分钟,收视率就破了2。作为全网独播的视频平台,腾讯直接给了一个大专题,分普通话版和上海话版两个版本播出,全部首页置顶推荐,给足了排面。

看《繁花》前,很多人担心,电视剧和电影有壁垒,就算你是王家卫也避免不了翻车。

看之后,不少人表示,不愧是王家卫,电视剧还真能拍出电影的效果!简直就是降维打击。剧情,一集比一集好看、节奏欢快,就连炒股都能拍出谍战味。

在原著小说中,金宇澄运用了大量的上海方言内容。而王家卫选用的主要演员几乎都来自上海。演员们透露,绝大部分演员、工作人员都会上海话,导演王家卫的上海话也说得很好,剧组就像一个沪语大课堂。

胡歌在剧中饰演主角阿宝,阿宝赶上时代的浪潮,左手外贸右手股票,不久便成为了宝总。胡歌解释,在他心中,阿宝很难用一两句话概括,“他是雄心万丈的人,在奔腾时代里是个上进的人,但不管起伏,他心中最重要的是情谊”。他透露,宝总的重感情也将是观众在剧集结尾会感动的地方。

两位创作者的情投意合,串联起时代记忆

剧版《繁花》在2020年开机,在2023年末播出。《繁花》改编自金宇澄所著的同名小说,原著是千禧年以来国内最受关注的严肃文学之一,中国恰好缺一本讲述现代世情的小说,而《繁花》在文学与艺术上都达到了。原著以三位主角之眼,观察上海半个世纪的众生相,评论家称其为“现代版的《红楼梦》”。

王家卫宣布导演《繁花》时,就已引起过一波讨论热潮。导演《繁花》,就如他的影像寻根。王家卫曾在采访里说,《繁花》是他哥哥、姐姐一辈的故事;它是上海的《清明上河图》。他无数次在想象中重构旧时的上海。

《繁花》成为《繁花》,是两位创作者的情投意合。它还关乎文本、影像、思想的对话。原著小说早已进入文学殿堂,是难得的新世纪严肃小说,线索纷繁缠绕、人物复杂迷人、世情描绘丰富。是否能被电视观众认知共情,成为严肃文学改编剧的标杆,《繁花》承载着很多人的期待。每回风吹草动,热搜上便有它的影子。

它不仅是一种故事的载体,甚至穿梭现实与想象,《繁花》的美食、语言和场景都成了溯源的线索。人们摊开、晾晒他们遗忘的生活史。这也得益于它有非常强的文学性、艺术性,于是得以串联起时代记忆。

镜头里的美景美人,刷新人们的刻板印象

无论是否喜欢《繁花》,没有人不承认它镜头里的美景与美人。演员辛芷蕾(饰李李)在看到成片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我吗?这是我吗”。

对“美”的敏感,似乎是导演王家卫的一个“绝活”。这次在其执导的首部电视剧《繁花》中,王家卫用电影的手法拍摄电视剧,写实细腻的描摹创作和浪漫诗意的审美风格,给人带来一种新奇的观剧体验,这也是《繁花》这部作品首先展现给行业和观众的价值之一。

“90年代”“上海”是镜头语言的关键词,为了真正呈现导演所说的“还原当时人当时的感受”,剧组1∶1复刻了黄河路等街道景观,并通过虚拟拍摄特效,呈现繁华养眼灯光辉煌的上海。

同时运用光影和色彩来营造氛围,把胡歌(饰阿宝)的侧脸、马伊琍(饰玲子)的脚、唐嫣(饰汪小姐)的笑、辛芷蕾的背和眼神等演员的美放大,让每一帧画面仿佛成为一幅幅生动诗意的画卷。

不同于常规电视剧的人物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繁花》中的镜头犹如实感,也被纳入叙事系统中。比如爷叔出场的时候,镜头里是一个背景+窗户形成的轮廓光,营造了神秘冷峻的氛围,而玲子、汪小姐的画面多用暖色调或接近自然光和生活感的偏弱、柔的光源,李李出现的画面则反差很大,冷色调且暗部比较多,刻画出危险而神秘的感觉。

从拍摄手法来看,这是通过单机拍摄实现的。但作为一部30集电视剧,《繁花》使用单机拍摄,在多机位拍摄占据电视剧制作主流模式的当下,是一个大胆的尝试。这种突破传统的镜头美学,成功刷新了电视剧给人的刻板印象。

一花一世界,处处都有故事密码

看过原著的观众知道,《繁花》太难改编了,线索纷繁复杂,宝总、沪生、小毛三人,串联起庞大纷繁的世情画卷。剧版《繁花》做了有力的处理,只取宝总一线,故事本身并不复杂,焦点足够明晰,为上世纪90年代上海商界中的人物沉浮。

上海的城市化变迁是故事的里线,一夜造富的股票市场、新兴的外贸公司、灯红酒绿的美食街,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遍地钱与银,奇迹与陷阱互相依存。

为什么说《繁花》建构了一座艺术孤峰?无论布景、穿搭还是妆容、物件,桩桩件件,都源自多年的筹备,求真亦求美,剧里的不少物件来自不同演员的家。一集45分钟,一集就是一部电影的容量。

就连剧里的吃食,都是《繁花》的叙事密码。比如头几集出现的青鱼秃肺、红烧划水,两道菜即点出了至真园、夜东京两家饭店的根本区别。青鱼秃肺是讲究、精致的奢侈吃食,却能突显饭馆的格调、阶层;而红烧划水是地地道道的本帮菜,醇厚传统且家常实惠。语言美学方面,《繁花》在当下更是有不可替代性。剧里不同角色所讲的上海话,被网友逐个分析。

“繁花效应”不止,书脱销了美食火了

1月9日,《繁花》就将迎来收官,但人们关于它的讨论仍在持续。

电视剧版《繁花》热播之后,原著小说和相关出版物销售情况如何?记者采访了沪上多家书店以及相关出版社,据悉,短短10天时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精装版和平装版《繁花》在上海书城福州路店销售超过百本,而长江文艺出版社的《繁花》批注本更是宣告暂时售罄。

观众们“上头”,并不满足于追剧的快乐,还从线上追到线下。《繁花》还带动了上海一系列取景地的旅游热度上涨。剧中出现的黄河路、和平饭店等成为热门打卡点,作为剧中故事的重要发生地之一,和平饭店旅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涨了415%。剧中宝总爱的泡饭、汪小姐吃的排骨年糕等沪上美食受到大家的追捧。

饿了么的数据显示,在《繁花》推动下,近一周,剧中出现的排骨年糕、鸡脚爪、定胜糕、油墩子等上海美食,外卖订单均较开播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排骨年糕的搜索量增长近7倍,产生的外卖订单量环比上周暴涨237%。其中以最负盛名的“鲜得来排骨年糕”增长幅度为最。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近一周,“苔圣园”搜索量环比增幅超过13倍,相关评价增幅近10倍,笔记攻略数增幅超13倍。

毕竟人的记忆总是有偏差,都是因几个瞬间就构成了对一代人、一个时代的记忆。而《繁花》中的“瞬间”很多很密集,成为我们回看时代、回看上海、回看海派文化的锚点,这是其在电视剧行业无法被忽略的价值,甚至成为未来我们回忆现在的价值。

(综合新周刊、中国新闻周刊、新闻晨报、新民晚报、澎湃新闻等)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