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聚焦“泉州”发展大计 12名委员建言献策

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N海都记者 柳小玲/文 田米/图

1月9日晚,泉州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12名市政协委员聚焦泉州经济发展大计和民生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有塑造泉州品牌在“一带一路”的新优势、加快打造国家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推进泉州湾“都市”渔村建设、创建世界美食之都等方面内容。

塑造泉州品牌新优势 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泉州市政协常委徐晞建议,泉州要多渠道培育和引进国际化专业人才,加强与华大、厦大等的合作,鼓励海外华侨毕业生等加入泉州跨境电商平台和品牌企业。以文化自信推动国际品牌的塑造和提升,鼓励企业培育更加适应国际市场的新型品牌,同时放大世遗泉州效应,助力提升“泉州优品”知名度。积累国际化经验,做好国际市场的沟通以应对国际竞争。

如何才能扭转低生育率呢?泉州市政协副主席肖惠中认为,关键在于做好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泉州应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形成系统化政策供给,依法依规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加强人口动态监测管理,建立出生缺陷综合防治联动机制,进一步提高生育津贴补助标准,持续深化服务管理改革。同时,减轻育龄家庭压力,提升育龄群体生育意愿,增加财政预算,建立生育返职和再就业支持机制,落实二孩和三孩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等。

建立科技创新补偿制

构建全链条美食体系

泉州市政协常委周少雄建议,泉州要加快建立全市民营企业科技创新风险补偿机制,完善政府顶层设计,采取“一企一策”的补偿机制,探索建立重大龙头企业项目决策推动机制,鼓励金融机构等社会机构积极制定相关制度,为民企科技创新构建一个完善的政策环境。另外,要完善金融服务补偿体系,优化风险防控,加快政银企平台建设,建立起全面的民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加快政策兑现,减轻企业负担。

支持泉州创建“世界美食之都”。泉州市政协委员洪明芳发言时提出几点建议:泉州要全面谋划发展,制订具有泉州特色的美食产业发展规划,加大产业政策扶持力度,为餐饮业提供增信支持和风险分担。同时,构建全链条美食产业体系,全面推进美食产业品牌化建设,扶植培育美食龙头企业,打造泉州领军餐饮品牌。深挖文化内涵,全面梳理挖掘美食文化历史记载,建设美食博物馆,创办“宋元‘泉’席”沉浸式美食剧场,编撰泉州美食书籍,制作泉州美食地图等。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