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柳小玲)去年国庆期间,大量游客涌入泉州古城,仅西街游客10月1日至7日的人数统计便有24.4万人。游客的到来,不仅仅在全网络渠道上增加了对于古城泉州的曝光宣传,更是为古城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农工党泉州市委会认为,在大量游客涌入的过程中,泉州古城尚有很多配套服务不算完善。
“首先是自驾游游客停车难,以西街为核心的景区周边配套的停车场难以支撑大量的游客自驾车辆,而相对较近且有空位的停车场,游客无法获知此信息并前往停车。”农工党泉州市委会介绍。另外,西街周边充电桩少导致电动汽车充电难,古城好物集合店少,历史景点解说人员少,演出类消费少等问题也明显存在。
对此,农工党泉州市委会提出,有关部门可打造西街停车场标签,在各个旅游平台上打标、在各个停车场上提供标示、在网络渠道上宣传,从而增大停车配套服务场所的曝光量,方便游客就近停车。增加充电驿站的示范区打造,出台奖补政策,为电动汽车自驾游游客提供方便的同时创造营收。
同时,鼓励农特产品集合馆的打造,由主管单位指导、举办伴手礼评选活动,发挥市中心统筹优势,集合全市各县区特点在丰泽销售,方便游客一站式购齐。增加数字文旅讲解员培训,打造文旅讲解员人才库,运用线上宣传+线下讲解相结合的方式,打通线上预约平台,方便游客采购讲解服务。
另外,在各个服务中心推广演出票务销售,拓宽线上票务渠道,推出酒店+票务、景区+票务等关联销售,增加游客消费总额,延长游客在泉停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