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唐明亮 梁展豪
林涓 周婉怡
去年年初,福建省委部署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全面兴起拼经济、拼项目、拼发展的热潮。经过一年的拼搏奋斗,福州各县(市)区都提交了“成绩单”,晒出了自己的2023年经济“全年报”。
一个区域/地方的经济工作做得好了,会反映在多项指标里。在福州市两会即将召开之际,我们从福州12个县(市)区的成绩单中,选取GDP、民营经济、消费和收入、民生支出、生态环保5个指标,来让兄弟县(市)区们隔空掰掰手腕、比比干劲。在这个大家庭里,12个“考生”哪位考得最好?哪位进步最快?哪位在基础薄弱情况下,依然奋勇争先?……
岁月镌刻光荣梦想,奋斗绘写壮美画卷。走过不平凡的2023年,展望活力满满的2024年,奋进的力量在坚定信心中汇聚,崭新的目标将在拼搏进取中实现。
关键词 地区生产总值
鼓楼区全年GDP居全市第一
要看地方的综合实力,GDP是个重要指标。
与2022年相比,2023年,福州各县(市)区GDP均有所增加。其中,罗源县与福清市增速均为6.5%,并列增速第一。不过,与2022年对比,各县(市)区的增速多有所放缓。如台江区2023年的增速比2022年回落1.5个百分点,福清市回落1.1个百分点,马尾区回落0.8个百分点,闽清县回落0.5个百分点。
从数值来看,鼓楼区GDP增速5.8%,同2022年增速相同,以预计突破2800亿元的全年地区生产总值,依然稳坐福州第一。
关键词 民营经济
各显神通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民营经济是福州经济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在过去的一年里,民营经济在福州各大会议中绝对是个高频词,在此次各县(市)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不例外。
记者发现,2023年,为了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各县(市)区也结合实际情况,纷纷使出“七十二变”。
鼓楼区出台贯彻落实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37条措施,推出“金融政策包”,助力千家企业获得融资45.2亿元,开展“企业接待日”等行动,解决问题4189个。
台江区出台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揽子政策,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11亿元,累计发放提质增产争效贷、纾困贷5.4亿元,兑现奖补资金9443万元。
仓山区出台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制定40条扶持措施,举办“烟山鹊桥荟”等政金企对接活动8场,帮助19家企业获得授信资金35.4亿元。
长乐区创新出台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等40份、813条稳经济、稳增长政策措施,兑现各类企业扶持资金、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缓费20.38亿元。
连江县累计退减降缓税费超10亿元,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白名单”制度,帮助企业融资238亿元。
闽侯县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一系列举措全面落实,退减降缓税费17.56亿元。
关键词 消费和收入
台江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最快
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对福州各县(市)区的经济增长同样有着重要作用。
通过各县(市)区公开的政府工作报告不难看出,福州的消费品市场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
单从增速来说,台江区、马尾区、长乐区位列前三名。
除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状况和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是老百姓实实在在可支配的腰包。在这一数据中,永泰县以7%的增长,排名第一。
关键词 民生支出
闽侯县财政民生支出超百亿
记者通过梳理福州各县(市)区政府工作报告发现,在民生方面,各县(市)区政府也都很舍得花钱。
其中,长乐区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82.5%,66个民生补短板项目完成投资34.5亿元,17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投资8.6亿元;闽侯县财政民生支出105.8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7.8%;马尾区全年投入民生支出42.19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66.1%;闽清县预计全年民生支出28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0%以上;晋安区财政支出80%以上用于民生事业……在民生支出方面,各县(市)区都很“卷”。
那么,这些钱究竟花在哪里?我们分类来看:
在就业和养老保障方面,鼓楼区发放失业保险待遇6860万元,惠及3.72万人次,76家“长者食堂·学堂”提供助餐助学服务超200万人次;晋安区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临时救助、失业补助金等1.08亿元,城镇新增就业1.39万人;闽侯县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4500人;长乐区新增城镇就业6800人,新建长者食堂5个,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改造提升农村幸福院12个,新增养老床位360张,为1.5万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等。
在医疗健康方面,晋安区率先成立区级医疗集团(总医院),区医院二期、桂湖院区先后投入使用,区医院三期启动建设,床位数增至790张;长乐区的福州市疾控中心新址、华山医院福建医院二期等建成投用,长乐区人民医院、中医院整体搬迁投用,新增床位510张;罗源县优化医疗服务体系,鉴江卫生院迁建项目主体完工,福州市第二总医院罗源医院揭牌成立;连江县与市一总医院通过“府院共建”联合办医模式,全年新增医疗床位600张。
在教育方面,仓山区三江口小学、螺洲中学新教学楼等建成投用,新增中小学学位6060个,新增10所公办幼儿园,提供学前教育公办学位3600个;晋安区新建投用学校4所、提升改造学校7所,新增学位5156个,福州七中晋级省一级达标高中;连江县新改扩建10所中小学(幼儿园),提升改造近视防控教室446间,新增各类学位2830个;罗源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总投资2.3亿元,实施教育攻坚项目12个,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7所,新增学位3380个。
这些支出直接反映了上一年度政府工作的重心。眼下,随着各县(市)区民生支出费用的逐年增加,榕城百姓的美好生活也在不断“升温”“加码”。
关键词 生态环保
仓山区林长制实施成效连续两年全市第一
生态环境保护既是“国之大者”,也是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民之大事”。在过去的2023年,各个辖区对生态保护工作也是“你争我赶”,内卷的结果,便是让榕城的绿意愈加浓郁——鼓楼区发动超47万人次参与全域治水,西北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连续28年保持100%达标,福山郊野公园获评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台江区洋头口社区成为全市首个通过验收的低碳社区;
仓山区城门镇等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整治房前屋后乱堆放4.5万余处,清理生活垃圾2.64万余吨;仓山区林长制实施成效连续两年全市第一;
马尾区完成植树造林1855亩,森林覆盖率为47.5%,森林蓄积量92.82万立方米,超额完成森林抚育任务1700亩;
长乐区建立全省首个县级智慧水利系统,打造示范河道35条,整治入河排污口3437个,入选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区;
闽侯县综合整治“散乱污”企业359家、入河排污口859个,新建(改造)污水管网87.25公里,新建公园绿地195亩、街头小公园10个、立体绿化7处,建成福道18公里,五虎山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建成投用;
连江县全面完成海上养殖设施转型升级任务,加快推进海上存量木质渔排升级改造,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92.5%……
通过每一项保护工作成效,都可以感受到,福州生态环境治理方向愈发清晰,治理力度愈发加强,治理成效愈发显著。
“考生”们的新年“小目标”
岁序更替,新元肇启。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要冲刺。2024年,福州各县(市)区拼经济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越来越强,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干劲处处涌动。
目标既定,元旦一开假,福州各县(市)区就开始使出浑身解数抢占发展先机,稳中求进,试图亮出大招,鼓足未来干劲,合力打好新一轮拼经济的“竞速跑”。其中,鼓楼区、台江区、马尾区、闽侯县、连江县等5个区县对于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期许均保持在6%。值得注意的是,福清市的期许最高,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
那么,2024年,福州各县(市)区将如何稳中求进,实现各自的既定flag?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