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4版:两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泉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市政协港澳委员、异地商会委员、特邀嘉宾座谈会——

座谈会集智聚力 共谋泉州发展大计

座谈会上,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

海都讯(记者 柳小玲 田米 文/图) 1月10日下午,泉州市委、市政府召开港澳委员、异地商会委员、特邀嘉宾座谈会,同商共谋泉州经济社会发展。在一个多小时的座谈中,委员、嘉宾们畅所欲言,集智聚力,积极为泉州发展建言献策。

在座谈会上,泉州市政协港澳常委、泉州留学生归国创业联谊会会长许清水建议,泉州要实施柔性引才措施,吸引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业创新人才,来进一步推动文旅产业成为新的千亿产业。他建议,要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和交流项目,吸引优秀人才到泉州参与文旅产业的研究和实践;与国内外知名的文化旅游城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开展人才交流项目和合作活动,实现经验共享、资源互补;探索建立异地异国引才工作站、泉州文旅项目资源信息库,构建国内外人才培训和交流平台,为国内外人才提供更便利的就业、交流和合作平台。

泉州市政协异地商会委员、湖北省福建商会执行会长王清白建议,泉州要进一步提升晋江洛阳江沿江风光带,精心保护两江自然风貌,完善两江湿地生态补偿制度,建立起沿江湿地、水质等的监测评估、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保护过程全覆盖;结合沿江不同区域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特色,因地制宜设置步道、绿地等配套设施,打造有历史文化、现代品位的滨水风光带;对沿江景观带、公园、人文、绿化、旅游等公共资源进行统一的开发建设、管理经营,开发环湾文旅项目,为旅游业增加新亮点;注重沿江城市的景观协同、各个区域的动线串联,形成既有联系又各有特色的视觉走廊、休闲长廊。

泉州市政协台商特邀嘉宾萧清文则表示,泉州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因此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泉州具有独特的优势。他建议,要构建“泉台同城”通行圈,推动泉州至台湾的空中航线直通恢复运营,加大泉台两地人流、商流、资金流、物流交互;推动高水平两岸合作办学尽快落地,及时有效地消化台湾供过于求的高等院校及师资。建议优化面对台商的金融政策和服务,解决台资企业融资难题,便利台资企业扩大投资规模,增强台商入泉投资意愿。

泉州市委书记张毅恭听取发言后表示,过去一年,泉州全力大拼经济、大抓发展,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海内外乡亲鼎力支持,泉州发展后劲更足、未来可期。衷心感谢广大乡亲始终关心家乡发展、支持家乡建设,为泉州各项事业主动牵线搭桥、集智聚力,作出积极贡献。

张毅恭指出,海内外资源力量是泉州发展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希望大家充分发挥界别特色,围绕产业发展、营商环境、招商引才、城市建设、民生事业等领域,积极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力量;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一如既往地推介泉州,多为家乡架桥引线,带动更多高能级项目、高端技术人才、产业资本汇聚泉州,实现共赢发展。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