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梁展豪)在福州两会召开期间,福州市人大代表、农工党福州市委常委、正高级教师郭力丹提议,福州要全面推动本土历史文化走进中小学校园。各学校要挖掘教材资源,深耕学科融合,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将静态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文化体验。希望市政府统筹多部门,共同打造本土文化传承平台,让传统文化真正根植于后代心中。
郭力丹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知道”,更在于“传承”。应当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通过教育让他们了解和热爱本土文化至关重要。
郭力丹说,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推动福州传统文化的发展,进一步增强孩子们的文化自信。教师可以挖掘教材资源,融合福州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学科实践,体验福州优秀传统文化;深耕跨学科融合,内化福州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三坊七巷,登上乌石山,在沉浸式课堂中,开展跨学科学习、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充分领略福州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实地考察身边的文化遗产,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学习领域,这样的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实现福州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同时,郭力丹强调了语言传承的重要性。她认为,福州话是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许多青少年不会讲福州话,这不利于本土文化传承。她呼吁中小学要注重福州话的教学,给予一定沟通场景,让学生能够使用福州话进行交流。
针对福州文化挖掘和利用问题,郭力丹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三坊七巷等景区不仅是观光景点,更是福州历史文化的载体。政府应深度挖掘其文化价值,展示出文化的厚重程度与价值所在。
“只有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才能确保青少年真正了解和热爱本土文化。”郭力丹呼吁政府加强统筹协调,鼓励多部门共同参与文化传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