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宝珍
“我家孩子一到季节变化,鼻子就堵得无法呼吸,甚至影响睡眠,第二天上学都没精神,这可怎么办?”“宝宝总是打喷嚏、流鼻涕,怎么办呢?”“孩子有过敏性鼻炎,用激素安不安全?”……
越来越多的孩子有这样那样的过敏问题,而抗过敏药物,往往含有一定激素成分,家长很是担心。那么,该如何选择抗过敏药物?如何看待激素药物的使用呢?一起来听听省立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孙红博士的介绍。
家长
鼻喷剂含激素成分
对健康影响大吗?
“我们药学部门诊经常有家长来咨询儿童抗过敏药物问题。”孙红博士说,就在昨天,一位家长说,女儿今年5岁,近期频繁感觉鼻子不通畅,经常需要用手擤鼻,同时,还有鼻塞、流涕、眼睛发痒的症状。医生诊断为过敏性鼻炎,给孩子开了鼻用喷雾剂。“我们看了说明书,发现这个药含有激素成分。激素会不会对孩子的健康不利?能经常用吗?”家长着急地问道。
对此,孙红博士介绍,鼻喷激素是对付过敏性鼻炎的主要药物,“它既能在短时间内控制急性炎症,缓解症状;也能持续控制炎症状态,有效缓解鼻塞、流鼻涕、打喷嚏、鼻痒等鼻部过敏症状。”所以,相对于我们常用的其他抗过敏药,鼻用激素更像一个“全能选手”。此外,鼻喷糖皮质激素只在鼻腔局部使用,全身吸收极少,副作用很小。“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对孩子的健康影响不大。”
医生 二代抗过敏药,更“友好”更适合儿童
门诊中还有不少家长说,吃了抗过敏的药,孩子“爱睡觉”,白天上课没精神。这又该如何是好呢?
孙红博士介绍说,抗过敏药常用的多数是抗组胺药,分为两代。第一代抗组胺药代表药物有苯海拉明、氯苯那敏、赛庚啶、异丙嗪等,这类药物需要一天多次用药,而且副作用较大,具有较强的中枢神经镇静和抗胆碱等副作用,容易引起犯困,不建议儿童长期服用,成年人也不能长期使用。第二代抗组胺代表药物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咪唑斯汀、阿司咪唑、特非那丁等。相比第一代,第二代药物更为“安分”“友好”一些,一天只需服用一次,且副作用较轻微,其中西替利嗪和氯雷他定适合儿童长期服用。“出现轻微的嗜睡,可通过在睡前用药来减轻。”孙红博士说。
提醒 根据年龄选择剂型,有不良反应应停药
抗过敏药有片剂、糖浆剂、滴眼液和鼻喷剂等不同剂型。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过敏症状以及药物的副作用来进行合理选择。比如,对毛发、花粉等过敏引起的皮炎,建议口服抗过敏药,外用止痒双管齐下。对季节性鼻炎患儿,应在症状发作前2~4周使用抗组胺药、肥大细胞膜稳定剂、鼻用激素等进行预防性治疗。
此外,儿童的剂型,有口服液、滴剂、干混悬剂等。需要注意年龄限制,多数二代抗组胺药药品说明书提示只能用于2岁及以上儿童。西替利嗪滴剂及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适用于1~2岁幼儿。
孙红博士说,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嗜睡、头痛、咽炎、腹痛、腹泻和咳嗽等,这些反应并不常见。如果发生,建议停药。而在选择抗过敏药物时,务必在医生、药师的指导下使用药物,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
本期指导专家
孙红
医学博士 副教授
福建省立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
国家卫健委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带教药师
中国药理学会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药学会基层药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福建省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