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谈天说地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隆冬三九,却似阳春三月,福州气温升至20℃以上

冬天暖和一点,不好吗?

N海都记者 周婉怡/文 毛朝青/图 中国天气网

都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九九消寒歌》里唱“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1月9日已进入数九寒天里的“三九”,这也是大家传统认知里,一年中最冷的时段。但就在“三九”天里,福州今日最高气温却达到了22℃,“三九”热成小阳春。明日将进入“四九”,福州气温更是高达25℃。为何会这么暖?最直接的答案,是冷空气不给力。

冷空气来去之间,暖意汹涌澎湃。那么,冬天暖和一点不好吗?

福州今起升温 明日最高25℃

随着冷空气偃旗息鼓,我国中东部各地气温将陆续回升,不少地方气温又将回升至较常年同期偏高10℃左右的水平。

而福州地区,未来三天天气基本较好,以多云天气为主,有弱降水,其中,19日部分乡镇有小雨。随着冷空气影响减弱,今日起气温进入上升通道,18日福州市区最高气温将升至25℃,夜晨的气温也有所升高。

温暖过后 一场寒潮已在酝酿中

“暖冬”气候的影响,其实是有弊处的。

持续大幅偏暖是气温的异常状态,并不是孤立的天气气候事件。在如今气候变暖大背景下,更加剧烈的气温震荡变化正在更频繁地出现,越暖,就为之后更剧烈的降温提供了气温基础。

最近冷空气虽多但实力不强,跟西风带上大的槽脊环流形势有关。最近的极地涡旋更是向北美、欧洲那边倾斜,因此他们那边冷,咱们这边偏暖。

但天气形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极端天气已成新常态”的当下,槽脊活动有了新特点——它们更容易出现大波动、大振幅,其表现就是不断上演的大寒大暖的极端情况。

所以当我们遭遇持久且特别离谱的大回暖过程时,总会忍不住担忧气温下一次“垮塌”,因为这样的“疯狂”气温反复在过去已经上演很多次了。

这不,温暖之后,一场寒潮已经在酝酿中,冷空气又要动真格了。

本周末,中东部大部地区将出现明显的暖冷逆转,周六先是北方气温转为偏低,南方则要到周日开始明显降温。而到下周,福州的最低气温很可能降至0℃。

一冬天气暖 虫子闹翻天

除了剧烈的降温,“暖冬”更直接的危害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农谚道“一冬天气暖,虫子闹翻天”,已有研究表明,暖冬可使病虫进入越冬阶段推迟,降低害虫越冬死亡率,增加冬后菌源和虫源基数。有统计表明,全国性暖冬年,冬中害虫存活率可达常年的1~2倍,冬后虫源基数可达常年的2倍以上。

此外,暖冬还将导致病虫害发生期、迁入期、危害期提前,发生面积扩大,作物病害虫越冬北界北移、海拔上限高度升高等影响。

所以,天气还是正常点好,冷暖自有规律,乱了套就糟糕了。

□相关链接

气温升高 蜜蜂冬眠“醒得早”

或影响农作物授粉及收成

N新华

英国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春季气温变得越来越高正导致蜜蜂更早地从冬眠中醒来,这威胁到苹果和梨等农作物的授粉。

该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导致气温每升高1摄氏度,大黄蜂等野生蜜蜂结束冬眠出巢的时间平均会提前6.5天。这可能会增加野生蜜蜂与它们赖以为生的植物之间出现不同步的风险。同时,这可能意味着蜜蜂缺少为农作物进行有效授粉的能量,或可能完全错过农作物的开花期。

英国雷丁大学的克里斯·怀弗是这项研究的领头人。他说:“气温上升使蜜蜂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气温升高意味着蜜蜂从冬眠中醒来的时间提前,但当它们开始出来活动时,可能没有足够的食物为它们提供能量。”

他说:“对于刚刚从冬眠中醒来的蜜蜂而言,苏醒时间与植物的开花期同步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因为蜜蜂需要寻找花粉和花蜜以增加生存机会并繁衍后代。两者不同步意味着蜜蜂无法有效给植物授粉。”

他还指出:“自然授粉减少可能导致农民需要使用人工饲养的蜜蜂,这意味着成本增加,而这些成本可能转嫁给消费者。”

这项新研究对88种野生蜜蜂进行了长达40年的调查,使用了超过35万份独立记录,这些记录显示了蜜蜂的出巢日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平均而言,88种野生蜜蜂的出巢日期每十年提前4天。这些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生态学与进化》杂志上。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