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据新华社电
2023年中国经济运行数据17日公布:国内生产总值(GDP)12605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增速比2022年加快2.2个百分点。中国经济运行表现如何?发展活力怎样?未来走势如何?透过各领域核心经济数据,记者带你一起观察中国经济的发展脉动。
GDP同比增长5.2%: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当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2023年,我国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国民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
从主要经济指标看,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同期中国经济增量超6万亿元,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经济总量;人均GDP达89358元,比上年增长5.4%。
“观察中国经济表现,不仅要跟自己纵向比,也要跟其他国家横向比。”康义当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说,2023年我国经济增速高于全球3%左右的预计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有望超30%,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社零总额创历史新高:“主引擎”作用更加凸显
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2023年我国消费市场恢复向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5万亿元,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7.2%。
其中,服务消费较快回暖成为一大亮点:餐饮收入同比增长20.4%;全国网上零售额增长11%;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14.4%,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45.2%……
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消费重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数据显示,2023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2.5%,比上年提高43.1个百分点。
康义说,总体上看,我国还处在经济恢复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当前,支撑消费持续回升的有利条件比较多,如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依然明显,文娱旅游、体育赛事等消费热点不断升温,加之城乡融合发展、城镇化进程推进等,都为消费增长提供了广阔空间,“我们对今年消费市场的恢复充满期待和信心”。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较好
202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3036亿元,比上年增长3%;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增长6.4%。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9%,制造业投资增长6.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6%。
包括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等在内的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较好: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8%,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3%;高技术服务业中,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电子商务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1.8%、29.2%,均快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2023年我国外贸运行总体平稳: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1.76万亿元,同比增长0.2%。其中,一、二、三季度规模逐季抬升,四季度向好态势明显,10月、11月、12月三个月同比增幅逐月扩大,12月当月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
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较2022年增长4.6%。其中,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对推动工业经济稳步回升发挥了关键作用。
CPI同比上涨0.2%:
有效需求不足将逐步缓解
2023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2%。其中,12月份CPI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下降0.5%转为上涨0.1%。从全年看,我国CPI月度同比涨幅均低于3%左右的年度预期目标。
在我国CPI“篮子”商品中,食品占比较高。2023年,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3%。其中,12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下降3.7%,降幅比上月收窄0.5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下降0.9%转为上涨0.9%。
“价格低位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康义说,这是中国经历了三年疫情冲击以后,经济逐步走向正常状态中的阶段性现象,短期内需求不足会导致价格下行。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会得到逐步缓解,居民消费价格有望随之企稳回升。
2023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分季度来看,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各季度平均值分别是5.4%、5.2%、5.2%、5.0%,就业逐步改善的态势比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