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史话 上一版 下一版  

“小地瓜”“小鱼丸”“小肉燕”“小佛跳墙”……

我们不是“南方小土豆” 是福州小可爱

2024年开年,因为美轮美奂的冰雪景色,哈尔滨一跃成为热门旅游城市,吸引了不少南方游客。北方人对南方游客的爱称“南方小土豆”火遍全网后,全国各地的网友似乎不再满足于这一统一称呼,都给自己起了新的“代号”。

“小四果汤”“小鱼丸”“小扁肉”……福建人出门在外,该给自己什么身份呢?“小地瓜”必须拥有姓名!地瓜干、地瓜稀饭、地瓜粉……哪个福建人不是从小吃到大?讲话还要带着“地瓜腔”,福建人对地瓜的爱,简直就是与生俱来。

除了“小地瓜”,福州“小鱼丸”“小肉燕”“小佛跳墙”等,也在这一波热潮中出圈。今天的《史话》就来看看福州那些“小可爱”。

小地瓜

四百多年前的“福建严选”

曾救过不少人的命

番薯这类“番”字头的农产品,祖先大都来自遥远的美洲,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才沿着新航线走向世界各地。

番薯进入中国,可能不止一条路线。其中不能不提的,便是“中国甘薯之父”陈振龙冒险带回甘薯种苗的故事。

明朝万历年间,福州长乐县青桥村人陈振龙,二十岁考中秀才,之后二十多年始终考不中举人,终于在45岁时弃儒经商,来到吕宋岛,也就是今天的菲律宾经商。

当时,番薯已传入西班牙人殖民下的吕宋岛。在吕宋,他第一次见到一种当时被称为“朱薯”的作物,耐旱易活,生熟都可食。

他以敏锐的眼光认识到朱薯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联想到家乡“闽都隘山阨海,土瘠民贫,赐雨少愆,饥馑存至,偶遭歉岁,待食嗷嗷”,若把朱薯引种乡土,将是一件造福万民的大好事。

1593年,陈振龙不顾当地的出口禁令,将薯藤绞入缆绳,冒险带回福建。

当时,闽中大旱,五谷少收。陈振龙的儿子陈经纶便向巡抚金学曾报《献薯藤种法禀帖》,汇报父亲带回薯藤的经过及番薯的各种优点,建议推广种植以救荒。

金学曾让陈家先行试种,当年就取得丰收。得知消息的金学曾大喜,第二年传令整个福建种植番薯,众多灾民因番薯的种植成功而获救。福建人民感念陈振龙携薯救灾之德,称他为“甘薯之父”。

此后,陈振龙的子孙代代“接力”,一家七代不仅积极致力于番薯的引种、推广,还将种薯技术传授亲戚朋友,番薯的种植地图也从闽中开始向江浙扩张,而后一路向北。

1768年,陈振龙的五世孙陈世元将番薯引进经过和种植经验整编成《金薯传习录》一书,他也因“教种有效”而被清廷授予举人头衔,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因种植、推广农作物而获得举人头衔的人。

番薯引入中国,改善了中国农作物的结构和食谱,成为中国旧时代度荒解饥的重要食物之一。

著名历史学家夏鼐,曾于1961年专门写了一篇《略谈番薯和薯蓣》,文章最后总结道:“我国的人口,在西汉末年便已接近六千万,到明代极盛时仍只有六千万有零,清初以战乱有所减少,但是到乾隆六年(即1741年),便达一万万四千余万,道光十五年便增至四万万以上。这样的人口激增,虽然与版图的扩大、田地的开辟,及赋税的改变都有关系,但是与明朝晚年输入原产于美洲的番薯和玉蜀黍(玉米),恐关系更大。”

清道光年间,福州人在乌石山建“先薯亭”,以纪念陈振龙与金学曾引种推广之功。如今,先薯亭依然矗立于福州乌山上,记录着这段历史。

从一根藤到遍地生瓜,四百多年间,番薯扎根在了福建的土地,更扎进了福建人的生活。

小鱼丸

清末,福州菜中已有“七星鱼丸”

从入门级的地瓜干、地瓜粥,到进化版的番薯丸、地瓜粉丝……论起地瓜的做法,福建真的可以绘就一个宏大的“地瓜宇宙”。其中,地瓜粉可谓闽菜必备的神来之笔,而福州的经典小吃鱼丸,也离不开地瓜粉。地瓜提取的淀粉,可增加鱼丸的黏性和弹性,便于其成形。因而,地瓜的引进也奠定了福州鱼丸成品的基础。

福州是“中国鱼丸之都”,福州鱼丸具体何时出现无记载。大概在明清之间,经过百姓和厨师的反复试做和技法钻研,以番薯淀粉为原料的福州鱼丸在连江等沿海出现。清末,福州菜中已有“七星鱼丸”之名。

当代作家汪曾祺在《一食一味》中曾写道:“福建人食不厌精,福州尤甚。鱼丸、肉丸、牛肉丸皆如小桂圆大,不是用刀斩剁,而是用棒捶之如泥制成的。入口不觉有纤维,极细,而有弹性。”

福州鱼丸,精选肉质厚实细嫩、洁白刺少的海鱼或淡水鱼,多用鳗鱼、马鲛鱼、小鲨鱼,剔骨剁茸,这样费心只为换得鱼丸皮的Q弹食感。

制作鱼丸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先把鱼肉剁成洁白晶亮的鱼茸,加甘薯粉(地瓜粉)搅拌均匀,这个过程福州人叫作“打鱼丸”。

“打”的轻重缓急都有讲究,直接影响鱼丸的口感,也体现了鱼丸师傅的功夫。再包以猪肉等馅料,制成丸子。对于福州人而言,鱼丸象征团团圆圆,寄托着福州人美好的祈愿。而福州鱼丸的相关制作技艺,也早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小肉燕

始于浦城,盛于福州

离不开番薯粉的福州特色小吃还有肉燕,它虽然长得像馄饨,但与馄饨不同的是,肉燕的皮是用新鲜的猪后腿精肉槌制而成的。

在《清稗(bài)类钞》中有记载:“肉燕者,闽人特殊之肴也。”到了近代,郁达夫在《饮食男女在福州》中也曾感叹肉燕的味美。

肉燕始于浦城,盛于福州。正宗肉燕的制作工序有十几道。其中,擀燕皮就是在槌打成的肉泥上,均匀地撒上上好的番薯粉,经过拍、压、擀、碾、折、拂、扫、切等工序,制成薄纸状的肉燕皮。

起先,人们还只是吃燕皮,后来才根据个人的口味,将各种馅料裹入其中,由此诞生了肉燕,再加上熟鸭蛋,便又有了“太平燕”。福州人逢年过节、嫁娶、亲友聚会等,必吃“太平燕”,即取其“太平”“平安”之寓意。

小佛跳墙

中华第一汤

荤香飘百年

吃完“小鱼丸”“小肉燕”,再来道“硬菜”吧,它就是“佛跳墙”。作为“硬核”传统闽菜,它享有“中华第一汤”的美誉,相关制作技艺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佛跳墙,原名“福寿全”。正宗的佛跳墙在开坛时带有浓郁的荤香,别具风味,令人难忘,有“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之说,故名“佛跳墙”。

佛跳墙始创于清代,由一代闽菜大师郑春发所创。100多年间,这道佳肴由福州传播至福建各地,乃至我国浙江、广东、北京、台湾等地,成为长盛不衰的福建名菜。

传统佛跳墙的原材料涵盖多种美味:海参、鲍鱼、鱼翅、鱼唇、鹿筋、鸽蛋、花菇、羊肘、排骨、瑶柱、香菇……其制作方式也非常精繁考究,首先将几十种食材分别用煎、炒、炸等多种方法加工调制,然后分层码入一只大绍兴酒坛里,注入适量的上汤和老黄酒,使汤、酒、菜充分融合,再用荷叶密封坛口后盖严,放在火上加热。

烹制时的用火也非常讲究,先用旺火烧沸,再用微火慢煨五至六小时,才算大功告成。

□知多一点

土豆的学名“马铃薯” 最早见于《松溪县志》?

说完福州的“小可爱”们,再回过头来说说“小土豆”。

土豆也被称为马铃薯。马铃薯一词最早见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的福建《松溪县志》。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松溪县志》中记载的“马铃薯”,不是我们现在说的、原产南美洲的土豆,而是中国本土植物“黄独”。日本学者小野兰山误会《松溪县志》后,1808年引进到日语中,把马铃薯作为现今马铃薯的一个名称。后来,“马铃薯”从日语借回到汉语,成了现今土豆的学名。

在我国,较早有关土豆的记载出现在明朝末年。明朝万历年间进士蒋一葵的《长安客话》中记载道:“土豆,绝似吴中落花生及香芋,亦似芋,而此差松甘。”

关于土豆传入我国的确切时间,现已无从考证。明万历年间,一生辗转南北且见闻广博的文学家徐渭为土豆作咏,将其视作上等美食,足以说明土豆在当时仍属于难得一见的稀罕之物。

明万历以后,土豆逐渐跻身宫廷美食的行列。明代晚期刘若愚所写的《酌中志》记载,一般在农历正月十六之后,宫中灯市最为繁盛热闹,天下珍馐百味云集于此,其中便有“辽东之松子,蓟北之黄花、金针,都中之山药、土豆”。在上百种珍味里,土豆从口感到卖相均平淡无奇,却能稳居京都特产之位,必然有其独特性。

其实,对于食遍天下、口味刁钻的皇族贵胄来说,土豆最吸引人之处便是其来自异域。以土豆入宴,他们不过是吃个新鲜。

(综合闽人智慧、国家人文历史、中新、新华、清新福建)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