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7版:有医说医 上一版 下一版  

多种病毒交叠,儿童如何过冬?

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海都邀请专家为广大家长支招

N海都记者

吴日锦 林良标

实习生 余慧林

昨日记者从疾控部门了解到,入冬以来,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肺炎支原体、甲流、乙流、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的多种呼吸道疾病交织叠加,这种情况下,对于免疫力还不够强大的小儿来说,如何才能更好地避免感染?1月25日,海都记者邀请泉州市儿童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医生苏少云来给广大家长支招。

解读 这波病毒高峰特点在哪?

据苏少云介绍,这波病毒来势汹汹,部分儿童出现了反复感染的状况。病例中有的接连感染甲型流感、乙型流感;有的肺炎支原体才好,又得了流感;有的孩子反复生病一个月都没完全康复;重症病例也逐渐增多,加剧了家长和小儿的恐慌。

苏少云解释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她说,儿童本身免疫力薄弱,特别容易受到流感病毒感染,尤其是已经有过一轮呼吸道感染,如甲流、肺炎支原体、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身体的免疫系统已经打过一场“战争”,身体处于相对虚弱的状态,再加上病后顾护失当、身边又出现传染源,叠加感染也就容易发生。

还有一种情况,一些孩子经过治疗症状好转,体温也恢复正常了,但家长们会发现,很多孩子总好不“利索”,还时不时地咳、清嗓子,胃口变差,吃一点就积食,大便干燥,依然鼻塞流涕,体虚怕冷,一动就容易出汗,睡觉出汗也比之前严重。

提醒 呼吸道感染“病后防瘥”是关键

苏少云说,进入秋冬季,天气干燥,燥邪伤津,本来就是孩子们最容易阴虚上火的季节。

苏少云提醒,当孩子病后出现这种虚火,千万不要用苦寒的药物来“灭火”。因为孩子气阴两虚,病后身体的正气已经被损伤得很厉害了,此时应该注重补气、生津、养血,用甘温除热的方法,来渐渐“熄灭”体内这一股虚火。

孩子如果患了感冒、甲流、支原体肺炎或其他呼吸道感染,处于治疗中或者病愈期间,一定要遵循“病后防瘥”的养护原则,以“在家静养、防受寒、防积食”为要。尤其不要急着进补,以免让虚弱的脾胃受累造成积食。此外,病好后不要急着去人多的地方,以免接触到传染源而再次中招;注意保暖免受风寒、忌运动量过大出汗、睡好觉促恢复等等,也是病后一定要遵守的。

养生 冬季养生“敛阴护阳”是根本

苏少云表示,冬季气温逐渐下降,此时是自然界阴气最盛之时,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阴气转盛而潜藏于内。因此,“养藏”乃冬日起居的主旋律,养生也应以“敛阴护阳”为根本,以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大寒节气期间,要注意保阴潜阳,润肺健脾,避免上火。“食补不如睡补”,睡眠不足对阴液损耗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苏少云同时认为,秋冬季节,一定要让孩子早卧晚起,睡足、睡好。同时天气晴朗时,上午9点至下午3点这个时间段出门晒晒太阳,适当进行户外运动,注意保暖。

苏少云提醒,虽然天气寒冷,但也需定时通风换气,这是最有效和最经济的空气“消毒”方法,最好在每天的早、中、晚开窗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

同时可取菖蒲、苍术、藿香、佩兰、艾叶、白芷各等份,碾碎后装入布袋中制成香囊,每袋15克,可随身佩带、放置在居室内或悬挂于车中,有一定的预防流感及普通感冒的作用。

●药膳

1.橘皮川贝粥:鲜橘皮30克,川贝5g,洗净、切丝,大米100克,加水煮成粥。适用于咳嗽痰多、痰液清稀、早晚咳重的孩子。

2.秋梨白藕汁:秋梨去皮、核,白藕去节,切碎,取汁服用。适用于干咳无痰、咽痒阵咳、大便干燥的孩子。

●推拿

1.平衡阴阳,祛风散寒:头面四大法100~300次;背部工字操,透热2~3遍。

2.健脾助运,扶助脾肺之气:补脾经、补肺经、运板门各100~300次,按揉肺俞、脾俞、足三里各100~300次,顺时针摩腹3分钟。

3.鼓舞阳气,提高免疫力:上捏脊6~9遍(上午操作最佳)。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