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福建日报记者张辉)近日,福建省林业局公布2024年全国越冬水鸟同步监测福建结果。全省共记录到水鸟90余种、数量26万余只,均为历年来最多的一次。
今年的调查则为全国首次越冬水鸟同步监测。本月,根据福建省林业局的部署,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与湿地资源监测中心)、厦门大学、福建省观鸟协会、九市一区林业主管部门等联合开展全省越冬水鸟同步监测。监测从1月5日持续至15日,历时11天。其间,23支队伍在全省30个监测单元90个监测分区,布设300余个观测点,开展同步监测,参加人员达275人次。
监测结果显示,我省冬季水鸟以鸻鹬类为主,达11万余只,占水鸟总数量的45%。共记录到中华秋沙鸭、丹顶鹤、白鹤、勺嘴鹬、黑嘴鸥、彩鹮、东方白鹳、黑脸琵鹭、卷羽鹈鹕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9种1000余只,鸳鸯、鸿雁、白额雁、小天鹅、角䴙䴘、黑颈䴙䴘、赤颈䴙䴘、紫水鸡、水雉、白腰杓鹬、翻石鹬、大滨鹬、大杓鹬和白琵鹭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14种4000余只。
其中,丹顶鹤为福建野外首次记录。在我国,丹顶鹤一般只在江苏盐城、山东黄河三角洲、辽河口等地越冬。此前,其最南记录位于上海市崇明岛东滩。本月13日,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和宁德市林业局技术人员在霞浦县东北部沿海滩涂观察到1只丹顶鹤,刷新了其最南分布记录。16日,福州也在闽江北港原生态湿地公园芦苇荡中,发现一只丹顶鹤身影。
勺嘴鹬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极危物种,本次调查监测到15只勺嘴鹬。黑脸琵鹭分布区域狭窄,种群数量极为稀少,是全球濒危鸟类之一,此次调查监测到黑脸琵鹭339只。
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与福州市林业局技术人员,还在福清市龙田镇海边沟渠中发现1只深色型白鹭。据悉,深色型白鹭十分罕见。厦门大学动物实验室深色型白鹭的繁殖研究结果表明,白鹭黑色羽毛为隐性遗传,需两种隐性基因共同作用,才能繁殖出深色型白鹭。由于繁殖概率很低,深色型白鹭非常稀少。
福建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是重要的水鸟越冬栖息地。早在2006年,我省便启动沿海越冬水鸟调查,这项调查已持续开展19年,较系统地掌握了我省越冬水鸟种群动态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