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5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6只“龙子”亮相 “寻龙”模式开启

“十龙九子”的“囚牛”“嘲风”“狻猊”“睚眦”陆续在古城与大家见面

龙之二子“睚眦”

龙子“嘲风”,亮相城南庙会

龙子“狻猊”落座通淮关岳庙

N海都记者 柳小玲 林良标 文/图

甲辰龙年将至,随着此前龙年IP艺术装置“十龙九子”的龙子“蒲牢”和“赑屃”陆续亮相泉州古城,引发热度爆点后,这两日,龙子“囚牛”“嘲风”“狻猊”“睚眦”也陆续在古城与大家见面了。记者获悉,截至目前,已有6只“龙子”亮相,市民朋友可以开启“打卡”模式!

龙之长子“囚牛”亮相

1月25日下午,伴随着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带来的梨园戏“笼吹”传统谱演奏,龙子“囚牛”被缓缓运进了泉州新门梨园古典剧院,正式在市民和游客前亮相。现场,梨园戏剧团的演员们还带来了梨园戏《莲花落》片段表演,与市民、游客交流互动,场面欢快而热闹。

据传,囚牛(qiú niú)为龙之长子,性情温顺憨憨,专好音律,抚琴弹拨,耳音奇好,能辨万物声音。因“囚牛”喜爱音乐,与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有所呼应,同时南音表演扮相精致,在闽南俗语中形容为“水铛铛”,而“龙众水铛铛”意为“大家都漂亮”。

沉浸式体验古城庙会

“嘲风”(cháo fēng),龙之三子,形似兽,平生好望,作为殿角走兽性格活泼,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辟邪安宅的好手。26日下午,“嘲风”亮相城南庙会,可以看到,“嘲风”装置右手搭在头顶望远,左手持平安风车,被赋闽南名称“龙众平安无代志”,意思为“大家都平安无事”。同时,现场举行了城南庙会,以“齐乐龙咚锵,喜迎龙年”为主题,集文娱表演、手工艺市集、美食品鉴于一体,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一次沉浸式的古城庙会体验,让大家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魅力与传承创新。

龙之五子表达“趁大钱”朴素愿望

27日下午,龙之五子“狻猊”,经过关岳庙后落座,与市民和游客相遇。“狻猊”形如狮,喜烟好坐,坐于庙中佛前或香炉之上,獠牙竖耳,吟叫则云烟出。“狻猊”形象与泉州香火最旺的“关帝庙”结合,慵懒地侧卧台座之上,元宝环绕其身,表达了躺赢、赚大钱的朴素愿望。“趁大钱”,是闽南语中“赚大钱”的意思,“龙众趁大钱”便是“大家都能发财赚大钱”。

“睚眦”也于28日下午出现在大家面前,就在东街元妙观。“睚眦”,龙之二子,总是嘴衔宝剑怒目而视,性格刚烈,是钢铁直男。其有着爱憎分明的性格,“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的江湖义气,诠释着闽南的一句俗语:龙众是兄弟。“睚眦”是辟邪克敌的化身,黑金的颜色象征着威严与高贵。

“最后剩余的3只龙子则是‘负屃’‘螭吻’‘狴犴’,将在1月29日、2月2日、2月3日,分别亮相于文庙、刺桐时代村、三朝巷三个位置,龙鲤鲤‘小青龙’于2月3日亮相通政巷,龙鲤鲤‘大青龙’2月5日在金鱼巷泮宫口亮灯,敬请期待。”鲤城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