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闽人智慧”文化IP走进漳州

漳州龙文区“百姓大舞台·社区小舞台”系列文化活动全区总决赛上演,从600多个报名节目选出的18支队伍,角逐总决赛

总决赛现场人山人海

N海都记者 陈青松 通讯员 林聪华 文/图

1月27日下午3时许,漳州市龙文区碧湖生态公园西广场人头攒动,这里是“闽人智慧”社区行——龙文区“百姓大舞台·社区小舞台”系列文化活动总决赛的现场。龙文各社区600多个报名节目,经社区初选、镇街晋级赛,最终18支队伍脱颖而出,站上了总决赛的舞台。

此次活动由福建省委宣传部指导,福建日报社(报业集团)主办,海峡都市报社、龙文区委宣传部、龙文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龙文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承办。

2021年以来,福建推进实施“闽人智慧”系列主题传播计划。在福建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海峡都市报社举办了“闽人智慧”主题宣传进社区系列活动,旨在通过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群众“沉浸式”体验“闽人智慧”,让漳州人更深刻地了解爱拼敢赢、锐意创新的福建精神,感受平凡人的不平凡之美。

躁起来!小舞台也有大天地

黄裙红褂,丸子头,一群五六岁的小女孩高举着手臂粗细、红彤彤的冰糖葫芦登场了!总决赛在这样一支充满童趣甜心的舞蹈《冰糖葫芦》中拉开了序幕。这是龙文区郭坑镇汐浦村选送的节目,开场就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评委、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蒋舟老师现场点评小朋友的表现太“甜”了。

接下来的17个节目个个精彩纷呈,有漳州传统民俗文化大鼓凉伞舞《开门红》《张灯结彩》,民族舞蹈《采花》《盛唐风》,闽南语情歌对唱《找巢》,也有现场歌曲独唱《如愿》《灯塔》,还有龙文区代代相传的非遗武术表演何阳拳、太祖拳、太祖棍等节目。

“舞台如果再大一点就更好了!”来自步文街道长福社区的黄阿姨刚表演完大鼓凉伞《开门红》,显得有些意犹未尽。她说,这支队伍有10多年的表演经验,当天有20名队员登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们争取下一次能登上更大的舞台,让更多人看到我们漳州的大鼓凉伞”。

政府搭台,百姓唱戏,小舞台也能唱出大天地。郭坑镇《在希望田野上》舞蹈表演者林淑玲说:“没有想过会参加这种节目,这次能来这里真的很高兴,能让每一个平凡的普通人都有发光的机会。”

传下去!让传统文化生根发芽

经过2个小时的轮番竞演,总决赛最终角逐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以及优胜节目奖6名。蓝田街道蓝田社区选送的民族舞《盛唐风》以及朝阳街道璞山社区选送的传统武术《武术表演》获得了最终的一等奖。

《武术表演》的教练陈伟平介绍,漳州优秀的传统文化正是“闽人智慧”的结晶,作为年轻一代的龙文人,这次他带的队员年龄最大的19岁,最小的只有6岁,在舞台上先后表演了太祖拳、太祖棍、春秋大刀以及棍盾对练等。“我觉得这种社区舞台的形式很好,既能展示我们学员平日苦练武术的成果,也能让更多人看到我们龙文传统武术的魅力,让传统文化生根发芽。”

龙文区文化馆馆长、龙文区百姓大舞台活动组委会策划黄巧艺表示,这次龙文区政府主导搭建的百姓大舞台,部门联动,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积极性非常高,仅小程序上面的报名链接点击量就突破6万人次。“接下来,我们还是要将百姓大舞台继续常态化、全覆盖,秉承百姓编、百姓演、百姓看,让我们龙文区的优秀民俗文化、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展示挖掘传承,发现培养更多的优秀文化艺术人才。”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