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陈逸之) 近日,福州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福州市培育制造业产业链链主企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一步明晰制造业发展路径。
《方案》立足福州市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聚焦新型显示、集成电路、光电信息等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条,遴选培育一批体量规模大、行业影响面广、整体带动力强和研发能力突出的链主企业。建立链主企业及其核心配套企业常态化服务机制,通过“链主+”模式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引领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在空间上集聚、业务上协作、资源上共享,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方案》提出,到2025年,力争重点培育链主企业达到50家,链主企业年产值(营收)总额超3000亿元,百亿企业(集团)超20家,链主企业直接关联上下游产业链,本地化配套率超过50%。
《方案》提出,主要任务在于集中资源向重点制造业产业链及其关键环节、关键领域汇集,针对链主企业发展痛点难点问题,围绕产业规划等七大方面给予定制化支持,促进链主企业更好将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核心凝聚力、生态主导力转化为推动链上资源高效配置、链上企业互利共赢的驱动力和牵引力,在抱团发展中建设联系更紧、合力更强、质量更高的产业链条。
其中,在定制招商方案方面,政府部门及时响应链主企业提出的招引项目清单,因地制宜编制“一企一策”招商方案,精准对接目标项目。同时,鼓励链主企业深入挖掘上下游链属、链辅企业产业资源,筛选制定重点领域补短板和关键环节强链条目标,协助行业主管部门绘制产业链招商图谱。
在定制要素保障方面,《方案》从人才保障、资金保障、发展保障等方面分别提出建议。政府部门支持链主企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安排省级重大项目、专项奖补资金向链主企业倾斜,鼓励产业链发展联合体、有关金融机构共同出资设立产业链发展投资基金,鼓励链主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组建一个以上技术创新联盟等创新应用联合体,积极开展产业链关键共性难题技术攻关,推动创建一批国家级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等开放平台。
《方案》还提出,政府部门研究建立链主企业及其供应链核心企业融资“白名单”制度,引导金融机构、链主企业等共建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产融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鼓励链主企业会同金融机构对供应商应收账款融资进行确权。链主企业利用自身资金、信用和海量数据优势,与金融机构和产业链各端紧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