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车站里的“运动员”

来自安徽芜湖的肖辉“父承子业”,在火车站里与时间“赛跑”,给列车上的乘客送餐

肖辉核对送餐数量

N海都记者 梁展豪 实习生 王灵婧 文/图

“来不及了,快,要快!”送餐员肖辉来回穿梭在火车站里。53岁的肖辉是福州火车站的一名送餐员,负责给列车上的旅客配送外卖。来自安徽芜湖的他在福州工作十多年了,去年,儿子回老家带孩子,送餐员岗位缺人,他“父承子业”穿上了蓝马甲,开始在火车站里“赛跑”。

新春佳节临近,福州火车站的归乡客流也在不断增加,火车送餐员的工作也愈发重要。2日,海都记者跟随肖辉,一同体验了他的车站送餐路。

争分夺秒,只为准时将餐送到

早上9点半,在福州火车站候车厅的12306配送服务中心,肖辉和同事为即将到来的用餐高峰期忙碌着。他仔细地核对订单与餐数,并将它们有条不紊地放入外卖箱。

10点,肖辉开始了当天的第一个配餐任务,早已轻车熟路的他,背着重达20斤的外卖箱,穿梭在车站的人潮中。“要想准时把餐食送达,必须这样。”

10分钟后,肖辉跑到3号站台前,列车也缓缓驶入车站。车门一开,肖辉立即向列车乘务员挥手,利索地打开外卖箱,将餐食交给对方。

1分钟后,第一轮送餐结束,肖辉再次扛起外卖箱返回配送中心。“动车停站时间短,我们必须在不影响旅客上下车的同时完成配送。”

记者跟着体验了一趟后已累得气喘吁吁。然而回到配送中心,来不及休息的肖辉又拿起清单,清点下趟需要配送的餐食……

“一会进站的两个车次都是两列连挂在一起的动车,中部车厢不互通,所以要格外注意,如果前后送错了,那乘客可能就吃不上饭了。”肖辉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着两个不同的方向。不一会,两趟列车先后进站,肖辉又忙碌了起来。

和普通外卖小哥不同,高铁送餐员付出的不仅是体力,还有细心和耐心,只有不断积累经验才能准确无误地完成餐食交接。

过年不回家,用坚守传递温暖

11时,在结束两轮送餐工作后,肖辉走出车站,之后的15分钟,是他为自己定下的用餐时间。“我们的工作时间特殊,中午11点半到下午4点都是送餐高峰期,所以11点就要把午饭先吃了。”

肖辉说:“这跑来跑去不算累的,最难的是遇到火车晚点,餐食无法送到顾客手上,我们要打电话给顾客解释,找商家协调退款,有时还需要我们先垫付。”

吃饭间隙,记者得知,早年肖辉一家都在福州打拼,后来儿子、妻子相继回了安徽老家,只剩下他一个人在福州。“确实很想家,每次回家也只待短短数日,不能多陪陪他们,很遗憾。”

肖辉告诉记者,春运开始后,他的工作量增大了许多。“春运第一天就跑了44趟,送了257单,那天的微信步数达到了4万多步,比平时多一倍。”

他明白春运期间是送餐量最大的时候,所以坚守岗位变得格外有意义。“虽然我不能回家和家人团聚,但是我让返家的旅客不饿肚子,这也是一种幸福!”

火车站里像肖辉这样的送餐员还有许多,他们与时间“赛跑”,让乘客在列车上也能享受到美食……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