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01版)
火眼金睛
挖出细节里的“魔鬼”
电视剧中,刑侦民警往往只需要看一眼现场痕迹,就能将整个作案现场情景再现,像佩戴了一副能时光倒流的AR眼镜。现实中,刑侦民警往往需要将干扰项抽离,把收集到的大量现场痕迹作为支撑,结合侦查逻辑,一步步往回推理,抽丝剥茧。
如何抽丝剥茧?作为刑侦老将,王庆熙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工作战法,即“一扫、二想、三聊、四挖”。所谓“一扫”,就是要看现场的环境,有没有异样的东西;“二想”,就是还原当时案发场景可能会是怎样;“三聊”,就是找受害人了解自己有疑问的事情;“四挖”,就是从中挖掘有效信息。
“从细微处找出内鬼,‘内鬼’藏在细节里。”王庆熙说。
2013年1月6日晚,翔安辖区某企业仓库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被盗3万多片高端智能手机液晶显示模组,涉案金额高达300多万元。王庆熙立即带队赶赴现场,开展勘验工作,在中心现场发现并提取极具价值的生物检材,并将嫌疑人遗留在现场的包装物提取回实验室进一步处理。次日,他又带队对现场进行复勘,并扩大了勘查搜索范围,最终在公司外围的围栏上提取数枚可疑指纹,这些指纹极可能为犯罪嫌疑人攀爬时所留下的。1月8日,王庆熙成功比中了犯罪嫌疑人就是公司的员工颜某。
恰恰这时候,颜某与其他两名员工华某和华某某3人同时向公司提出了辞职申请。侦查员立即赶赴公司,将正在办理辞职手续的颜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一举抓获,并循迹追回被盗的高端智能手机液晶显示模组。另一名犯罪嫌疑人代某得知事情败露后,只能投案自首。至此,该盗窃案在短时间内成功告破。
技术上新
多破案更要快破案
“破大案也要破小案,多破案更要快破案。”王庆熙始终践行这一工作理念。
为应对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王庆熙更积极探索现代化警务路径。2022年8月,厦门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技术处为提高指纹快速比对效率,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快勘软件,王庆熙立即对该软件进行摸索,并在2022年8月15日民安街道盗窃车内财物案中,成功比中犯罪嫌疑人赵某某,成为快勘工作中全市首起指纹比中案件。此后,王庆熙借力快勘新模式,实现小案快侦,更不断刷新着自己破案纪录。
2023年6月25日9时许,马巷街道一饭店发生一起盗窃案,嫌疑人撬门进入店内,将收银机内的现金盗走。接报后,王庆熙立即带队前往现场进行勘查。店内员工已经开始进行营业前准备,经现场询问,嫌疑人将自动感应玻璃门撬动脱离滑轨,进入室内后盗窃柜台处收银机内现金,柜台及收银机已经有多人触碰,遂将勘查重点放在出入口玻璃门上。王庆熙在玻璃门上发现多枚指、掌纹,经快勘软件比对,在返回单位的路上,接到指纹比中信息,门扇上指纹比中一惯犯陈某某,立即将比对结果通报给侦查部门,顺利抓获犯罪嫌疑人陈某某及同伙林某,成功破获该起案件。
能“侦”善“技”,王庆熙是大家眼中无形战线上的“火眼金睛”,科技强警的“技术达人”。如今,他发挥“传帮带”作用,加强对一批年轻技术员,在现场勘查、指纹编辑、比对等方面的指导及培训,帮助他们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业务本领,快速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技术员。
王庆熙时常告诉徒弟们,要敢走新路、敢破难题,“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新技术,交流新战法,积累新经验,才能拥有更敏锐的分析思维和更果敢的判断力,在案件现场快速找出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