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促传统产业焕新 促新兴产业培育

泉州出台措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明确到2026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达到400亿元

海都讯(记者 董加固)2月6日,记者从泉州市获悉,为贯彻落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振企业信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泉州市政府出台《泉州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水平的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若干措施》有效期至2026年12月31日。

《若干措施》明确,到2026年,促传统产业焕新,促新兴产业培育,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速保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总量达到4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2.2%以上,规上工业企业有研发经费投入的比例达到45%以上,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4000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经费突破120亿元,推动晋江迈入研发投入超百亿县(市),培育机械装备、纺织服装等一批研发投入超50亿元的产业,培育研发投入超亿元企业30家以上等。

《若干措施》提出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5条措施。包括设立规模超过1亿元的企业研发投入奖补资金,用于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并根据泉州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实际情况调整优化。鼓励企业牵头建设创新联合体,其购置科研仪器设备给予最高1000万元贴息补助;对年度研发经费投入超过1000万元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自主立项的单项实际投入资金100万元以上的研发项目,视同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对企业申报享受政策审慎包容,简化申报流程,加强事前指导服务,科学规范开展监督检查,核查面控制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最低标准。

《若干措施》提出支持高企增量提质3条措施。聚焦“高变强”,着力培育领军型高企,在全省率先对营业收入首次超过20亿元、50亿元的龙头高企,分别给予50万元、100万元一次性奖励,每上一个台阶奖励一次、实施晋档补差。聚焦“高升规”,支持高企升规纳统,对规下高企首次升级为规上工业企业,在全省率先再给予每家5万元一次性奖励。聚焦“小升高”,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行动,鼓励县(市、区)对首次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奖励,力争每年入库2000家以上,做大高企后备队伍基数。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