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01版)
服务靠前办贴心办
警务室设在群众“家门口”
如果说,定期的走访给予的是各商家心安,那么,“家门口”派出所的靠前服务,则是让广大群众皆心安。
“生活条件好了,家门口还有警务室,真是安全感满满!”村民口中所说的“家门口”警务室,就是指磻溪派出所的“幸福赤溪警务室”。
这个警务室成立于2015年,是将公安户籍业务向村级延伸的服务点。警务室面积不大,功能却很齐全,内设业务办理区、母婴室、调解室等,可办理120项基本业务,辐射周边6个行政村,不仅方便了周边居民,游客的大小“麻烦事”也能很快解决。
几个月前,大洋村何先生因孩子已到学龄却还没上户口犯了愁,无奈之下,他只好向家门口的警务室求助。原来,何先生的孩子是其2015年捡拾的一名弃婴,当时询问打听了好久都没人认领,于是他就带回抚养至今。眼看没有户口便没有学籍,他只好向警务室求助。
接到求助后,几个月来,民警主动靠前服务,深入村居开展一系列调查,克服了时间跨度长、取证难等困难,补充完善了证据材料,并进行公示。最近,何先生在崭新的户口本上看到孩子的名字时,他悬在心中多年的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像这样靠前、贴心的服务,在磻溪派出所里不断发生。为辖区企业和群众提供“菜单式”服务;为出行不便的残疾人、老人送证上门;建立“平安磻溪微信群”,为辖区群众提供一对一的户籍业务咨询、预约、帮助……磻溪派出所所长曾呈龙介绍,针对辖区行政区域广、村居分布散、人口密度小等实际情况,磻溪派出所设立了赤溪、湖林两个警务室,以“一所”引领“两室”,将“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
源头预防护平安
让隐患苗头止于未发
社会平安,才能让百姓心安。磻溪镇是闽东著名的茶乡,每年的采茶季,来自五湖四海的茶商便会赶到磻溪镇收购鲜茶。
“每次来到磻溪买茶,虽然身上带着很多现金,但看到民警在茶叶交易市场、村居、道路上执勤,心里就很踏实。”连续多年来此采购鲜茶的杜先生感触满满。
老百姓心底的这份踏实,实际源自于磻溪派出所推出的安全保障系列举措。记者了解到,磻溪派出所充分发挥群防群治力量,在赤溪村成立“赤心巡卫”巡逻队,由赤溪警务室民警带队,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各类案件发生概率;利用无人机常态化巡逻,全面搭建智慧安防体系;针对采茶“旺季”交通流量激增的情况,在主要路口段加强巡逻管控,完善道路引导分流、警戒控制等工作机制,不仅提升道路通行效率,也确保行车安全……
“采茶时节是镇上的矛盾高发季,主要是茶林纠纷、土地确权等,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矛盾、小纠纷,若不及时处理,就会埋下安全隐患。”曾呈龙说,为了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磻溪派出所依托当地的“茶文化”,在各行政村建立“说事茶馆”,以“喝杯茶、坐着谈”的形式,开展矛盾纠纷化解。
此外,磻溪派出所还建立了一支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信息员队伍,推出“5+N”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其中,“5”为派出所、综治办、司法所、林业站、涉事村委等多方联合,“N”指根据矛盾事迹,邀请自然资源所、村贤、宗亲、驻所律师等参加调解,有效确保了矛盾纠纷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据统计,自实施“5+N”机制以来,磻溪派出所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37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