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梁展豪 文/图) 距离初高中开学的时间已经进入倒计时,记者发现,不少学生也开启了全天候“加班加点”赶作业模式。
昨日,记者来到福州鼓楼区湖东路上的福建省图书馆,进入一楼,一眼望去几乎座无虚席,有中学生,还有大学生,正在做作业的学生不在少数。
“我还剩一本语文练习册没写完,做到下午应该就结束了。”来自屏东中学的高一学生何同学告诉记者,她刚放假前几天做了些作业,后面几天就有点懈怠,最近几天都到图书馆里赶作业。
与她同行的是福州八中的谢同学,她在座位上奋笔疾书地写着英语作业,身旁还有一叠作业本。“我欠得比较多,可能明天还要来一天。”谢同学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我都没做,明天应该可以做完。”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福州学校的翁同学正在赶数学作业,他告诉记者,自己今年读初一,三本作业都还没做,准备在图书馆里做两天,把作业都赶完。
在书海之间,记者还看到,一位身穿校服的女生正在台阶上阅读,这位在福建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读初一的王同学说,自己的寒假作业在春节前就已经做完了,平时有阅读的习惯,所以趁着寒假结束前来到图书馆看些喜欢的书籍。
□相关新闻
设置“作业缓交期”
是减负好办法吗?
N央视网
为缓解开学前的“补作业焦虑”,19日,成都中小学将开学后的前两周设置为“作业缓交期”,学校不得以未完成寒假作业为由不让学生到校。2023年暑假,合肥、杭州等地也曾推出“作业缓交期”的相关规定。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并不赞成“作业缓交期”的设置,他表示,设置“作业缓交期”,允许学生在开学之后一段时间再交寒假作业,初衷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家长的作业焦虑,作业是否完成与学生能否开学报到也确实不应绑定在一起,但这暴露了两方面的问题。
熊丙奇认为,大多数学校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是适量的,但是有少数学生在假期里面一点作业也不做,其实也存在问题。“寒假作业的意义在于让孩子平时做好学习的规划,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不要在假期里面什么都不做”,学生在开学之前加班加点补作业,让假期作业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家长应重视学生假期生活的规划,督促学生制定和完成假期生活的计划,让孩子养成自主管理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熊丙奇注意到,最近这几年,很多学校学生放假后在纸质作业之外还会布置手工作业和实践作业。但是,“有些作业的难度实际上超出了学生的能力,学生很难自主完成,使学生作业变成了家长作业”,甚至出现了假期结束时家长代为赶作业的现象。“如果一个班级里面有不少学生都没有完成作业,需要缓交作业,那就要去看作业的量是不是合适,作业的难度是不是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