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吃元宵 榕城老店有哪些?

福州人也爱吃元宵,在台江、鼓楼的街头巷尾里,海都记者梳理出一份“元宵打卡地图”

N海都记者 吴雪薇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也叫上元节。都说“南汤圆北元宵”,但是福州人把对元宵的偏爱写在了脸上,融进了血液里。福州有哪些有名的元宵老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耳聋伯元宵:入选省、市非遗名录

谈起福州的元宵名店,众所周知的一定是“耳聋伯”。一碗6粒的滑嫩元宵,一口一个正好。肉馅团得很紧,入口有嚼劲,一点不黏牙。这家诞生于清光绪年间的老元宵店,历经百年风雨,在四代人的努力下已经成为台江一代又一代福州人的共同记忆。近年来,耳聋伯元宵先后入选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由第三代传承人林英德与第四代传承人林威精心打理着。“外皮有嚼劲、不黏牙;皮肉分离,有‘脱核感’,汤汁具有酱香味道。”这是耳聋伯元宵店的特色。“吃了他家很多年,味道都没怎么变。”店内一名正在吃元宵的顾客对记者称赞道。

除了位于苍霞新城的“耳聋伯”老铺总店外,“耳聋伯”在上下杭与中亭街也各有一家店,还在微信上开设了“微店”。永辉生活、朴朴等社区电商软件上,也有他们面向全国销售速冻元宵。从最初的纯手工制作到现在半手工半机械化生产,从最初一个人的技艺到现在家族式的传承,古老的非遗品牌也在与时俱进。

久久元宵:鲜肉元宵是特色

位于延平路的久久元宵,也是福州人心目中的老字号了。这家曾经只是台江的街坊邻里口口相传的美食小店,因为他家的元宵味道实在令人难以忘怀,使得它逐渐走出街坊,也算家喻户晓。

鲜肉元宵是这家店的招牌。做元宵皮的米粉磨得很细,糯米皮很有韧性,十分耐嚼。鲜肉馅儿用精肉、五花肉等数种肉按精确比例调制,确保肉丸的紧实和肉汁的鲜甜。入口外皮柔软细腻,肉馅有少许的颗粒感,丰富的汁水让人陶醉其中。店里常来吃的街坊说,无论品尝多少次,都不会觉得乏味。

安庆元宵:纯手工面皮

这是一家历经三十载岁月磨砺的元宵老店,昔日是大同路一间狭小不起眼的商铺,但美食的韵味却吸引着无数老顾客。如今的店铺位于上杭路,繁华依旧,热闹非凡。

据店员介绍,安庆元宵的面皮是纯手工揉出来的,因此非常有韧劲。饱满多汁的肉馅是它最大的亮点。轻咬一口细细品尝,饱满的汁水便会汹涌而出,盈满口腔,让人对它的美味印象深刻。

三保元宵:招牌是咸元宵

开在洋中路的三保元宵,连三保人都不记得它开了多久。店门头破旧不甚起眼,味道却让街坊邻里赞不绝口。

咸元宵是店里的招牌,猪肉馅里加入传统的酱油膏,皮滑馅美而不散,如同一个糯皮的鱼丸,又类似一颗纯肉馅圆水饺,饱含肉汁的香气。家庭式的作坊,从压浆到制皮,每一个步骤都是手工制作,但也因此出品较慢。因此逢到正月十五前后,前来购买元宵的人总会排起长队。

石井元宵:口袋宝藏店

元宵老店不仅仅聚集在台江,鼓楼人也有自己的口袋宝藏店,就是位于鼓二小附近的石井元宵。这家藏在东街石井巷内的老元宵店开了二十多年,下午4点多放学时,常被学生攻占。

老板说,很多人在石井元宵从小吃到大,长大了还带着孩子来吃。除了肉馅多汁,外皮软糯的元宵,福州人冬至必吃的“拨隆细”,也是店里不错的单品。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