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柳小玲/文 田米/图
2月24日,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泉州各地以独特的方式共度佳节。有自古以来,让大家流连忘返的泉州元宵灯会盛景,也有泉港樟脚游板凳龙灯、永春达埔“炸佛”、晋江东石数“宫灯”等各项奇特的民俗活动。而每一项的元宵活动,都是为了祈福消灾、保佑平安,寄托人们美好的祝福与期盼。
千门开锁万灯明
无数花灯耀刺桐
元宵赏灯,是泉州闹元宵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属于泉州人的浪漫和仪式感,人们喜欢沐浴在祥和瑞气之中,祈望新年行好运。
24日晚,夜色刚刚降临,中山路在灯光的衬托下,更有古韵了,这条百年老街上的花灯,还是那么受“欢迎”,涌进观赏花灯的人潮愈来愈拥挤。
中山路上悬挂的花灯有近400盏,争奇斗艳,以传统彩扎灯、针刺灯、刻纸灯为主,造型多样,皆出自非遗传承人之手,极具艺术性、观赏性、创新性,金鱼巷巷口还展示大型国潮龙灯,来赏灯的人儿,驻足细品眼前的花灯,流光溢彩尽揽入怀。但只一会儿,又不得不被人潮推着往前走了。
“早就对泉州元宵灯会有所耳闻,果然名不虚传,无论是从历史底蕴、文化象征还是制作技艺来看,泉州花灯都堪称南方花灯、中国花灯的代表。”来自广东的游客小杨说道。今年元宵,她和闺蜜特地来趟泉州,就是为了看一眼泉州的传统花灯。
而泉州威远楼、泉州府文庙前广场、芳草园、德济门遗址广场也展示了8座大型座灯,现场还举办“新春元宵会 欢乐民俗年”活动,包括非遗市集、街头文化现场演出、灯谜竞猜等。
元宵争看花灯彩
月色灯色相辉映
泉州海丝艺术公园及周边举办的元宵灯会上,人头攒动,流光溢彩,湖中的帆影雕塑前方、泉州唯一的水上座灯《扬帆海丝》美轮美奂,吸引众多市民游客拍照打卡。
据悉,此次灯会共展出花灯130多盏,水上主题座灯《扬帆海丝》长40米、高7米,由省级非遗传承人吴祖祥领衔的吴氏花灯团队设计对接,20名花灯艺人经过1个多月安装制作完成。陆上大型座灯《海丝龙娃闹新春》,长22米、高7.6米,灯组打造不同身姿的海丝艺术公园龙娃闹新春的喜庆景象,生动有趣。
除了观赏花灯,泉州台商区邀请市县文艺表演团体、街头艺人、学校表演组等,在海丝艺术公园开展非遗民俗展演、快闪演出,让市民游客感受多元优秀传统文化。
公园内还设置花灯制作体验区,邀请非遗大师传授花灯制作方法,并结合猜灯谜、投壶套圈、花灯知识展览等,开展亲子趣味活动,营造喜庆氛围。同时,灯会现场还设置文旅市集,展示非遗文创、特色美食。
“24日晚,这里的花灯还出现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这也是台商区元宵节第4次登上央视新闻,并且连续3年登上央视《新闻联播》,展现流光溢彩的新区之美。”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元夕月上柳梢头
沿途花市灯如昼
丰泽区以“喜闹元宵”为主题,在辖区打造了11个元宵灯会展区。当晚,中央商务区举行东海有风夜市广场元宵系列活动,现场结合传统元素和数字化技术,打造丰泽独有的花灯秀。记者看到,20米“灯王”首展泉州,同时也设置人造荷灯许愿池,布置镜花水月数字投影互动区、沉浸式数字海丝长卷。同时,打造宋式集市街头游乐区、“艺起宋福好市”,将新年美好生活的祝福和期望融入其中,增强了花灯夜游吸引力。
南少林文武坊则举办“点亮光明城”上元灯会,布置200余盏创意花灯、精品花灯,让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国风场景。同时,还组织了多彩的文武市集,开展华侨美食文化节、少林功夫武术快闪、华侨风情文艺汇演,张灯结彩强化春节、元宵节喜庆节日氛围。
□相关链接
泉州花灯
在唐代已流传
“天下上元,灯烛之盛,无逾闽中。”这大概是对于泉州花灯最高的赞美。泉州花灯是中国著名的特色传统工艺品。泉州花灯的历史源远流长,唐代已流传,宋代则更盛,形成年年元宵闹花灯的习俗,延续至今。在泉州方言中,“灯”与“丁”读音相近,因此点亮花灯,也是点亮百姓对人丁兴旺、家庭和睦的殷殷期盼。
据悉,泉州花灯于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艺精湛的彩扎灯、刻纸灯、针刺灯,成为泉州花灯的“台柱”,也是南方花灯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