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南京居民楼火灾为何伤亡严重?

架空层电动车被烧毁(图片来源央视网)

事发小区楼栋外墙被熏黑(图片来源央视网)

N央视 上游新闻 南风窗 中国新闻周刊

2月23日,江苏南京的一场火灾夺去了15条生命。

据南京市雨花台区“2·23”火灾事故新闻发布会通报,2月23日凌晨4时39分,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雨花台区明尚西苑小区6栋发生火灾。截至23日24时,事故共造成15人遇难,44人在院治疗,其中,1人危重,1人重症,42人伤情较轻。会上,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梁军通报,初步分析,火灾为6栋建筑地面架空层电动自行车存放处起火引发,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

追问1

此次火灾为何伤亡严重?

烟囱效应,放大火灾影响

明尚西苑小区位于南京雨花台区岱山安置房片区,于2010年建成,共有6栋。据官方通报,此次发生火灾的是第6栋第2单元,有256户,居住人口762人。

2月24日,记者在现场看到,事发地点近百辆电动自行车被烧毁,大火通过天井蔓延向上,20层以上的住户家受灾尤为严重。多位目击者告诉记者,火先是从地面烧起来的。火势迅猛,现场影像画面显示,20层往上的高层,也同低层一样冒出浓烟、出现火光。另据媒体报道,明尚西苑6栋中,1楼、22楼至顶楼34楼,外立面均出现焦黑。顶楼一带出现过火情。

从地面起来的火,是如何影响有着34层之高的顶楼住户?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高级工程师周广连表示,火灾发生在凌晨,很多人处于深睡眠状态,对外界的感知比较迟钝,而架空层联通建筑内天井,形成烟囱效应。

经初步分析,火灾为6栋建筑地面架空层停放电动自行车处起火引发,一层起火后,架空层直接联通了建筑内部的天井,形成烟囱效应,向上快速蔓延。

周广连介绍,天井是厨房、卫生间里用于采光的窗户井,由于相对隐蔽,很多业主会堆放杂物,安装防盗栏。底部起火之后,每层楼堆放的杂物被点燃,就会向上迅速蔓延。

周广连介绍,此次火灾火点分散在多个部位,“底部起火之后,有烟囱效应拔风,烟囱壁上分布着多个可燃物聚集点位,引起局部猛烈燃烧,然后又通过窗户烧到室内,引发了室内火灾。”

除此之外,建筑物外墙的保温材料阻不阻燃、是否堆放了大量的可燃物等,都可能对火势是否向高层蔓延产生进一步影响。

常闭式防火门未有效阻隔烟气蔓延

据发布会介绍,此次火灾42名轻伤患者大多吸入浓烟引起吸入性损伤。周广连介绍,高层建筑内部的常闭式防火门未能有效阻隔烟气蔓延,也是造成伤亡扩大的重要原因。

周广连称,很多人为了进出方便打开了防火门,电动自行车产生的火可能会通过首层的架空层门厅直接进入楼梯间。“楼上的人从楼梯间下来也会遭受烟气的干扰,导致鼻腔或面部有被烟熏的痕迹。”

周广连表示,如果遇到火灾,烟气蔓延,应尽可能关掉防火门及门窗,最大程度阻止烟气蔓延,创造逃生环境。

电动自行车起火,产生大量有毒浓烟

此次发生火灾的居民楼,地面架空层集中停放了大量电动车,周广连介绍,电动车一旦起火,将迅速进入猛烈燃烧阶段,并会产生大量有毒烟气。

周广连介绍,电动自行车发生热失控时,内部产生的气体会急剧释放出来,引起电池外壳和保护层爆炸,产生喷射火。由于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就会在短时间内引起其他车辆燃烧,进一步扩大火灾规模。

此外,电动自行车使用的锂离子电池、负载的设备,如坐垫等,燃烧之后也会释放出有毒气体。

追问2

高层建筑架空层能停放电动车吗?

此次火灾最先从6栋建筑地面架空层引发,那么,高层建筑的架空层是否能被用作电动车集中停放和充电的区域?

周广连表示,架空层是室外空间,原来可作为一些自行车停放的场所。但由于出行方式的改变,电动自行车不能上楼入户充电,一些老旧小区就把架空层开发成电动自行车集中存放的场所。

周广连介绍,如果架空层被设计为休闲娱乐场所,那么它不能被用于电动自行车的集中停放和充电。如果架空层原本就设计为自行车停放的场所,那么应采取技术性防范措施,规避由于自行车改变为电动自行车而引发的风险。防范手段包括:建筑公共部位之间形成防火分隔;安装火灾探测装置、视频监控系统;安装简易喷淋或其他灭火器材。

根据国家应急管理部发布实施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要求,对高层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的,拒不改正则可处5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2023年4月13日,国家消防救援局办公室回复网友“小区架空层是否可以停放电动车”时也明确提到:高层民用建筑的架空层内如果设有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或安全出口,同样不得停放电动自行车或为电动自行车充电,避免引发电动自行车火灾,影响建筑人员疏散安全。

在法律明确禁止的情况下,原本用于逃生的架空层为何会成为电动车充电处?记者获取的信息显示,自2020年4月起,南京市雨花台区多部门回复业主电动车停放问题的回应显示,系街道计划实施在各小区架空层增加充电设施及停车棚,作为专点停放区域。

挑战:公共充电设施不足是主要痛点

国家消防救援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3亿多辆,全年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1.8万起,比2021年上升23.4%;其中,有3200多起都是由居住场所内蓄电池故障引发的,比前一年上升了17.3%。

随着电动自行车的普及和事故多发,也对城市原有秩序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电动车管理其实是个新问题,已建成的小区在建设的时候,基本没有考虑电单车的停放和充电问题,在小区规划设计时往往没有相应预案。”深圳市住建局特区物管条例修法小组成员、深圳市法制办特区物管条例修法评审专家杨志敏告诉记者,这也是为什么,电单车及其充电桩管理、建设、维护,对于规划、技术和管理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过往对于电动自行车的管理,经历了从“禁止飞线充电”到“禁止入户充电”的过程,兼顾着规范停放、不进楼道等安全警示,但电动自行车的便利和比电动汽车更庞大的数量,又带来了庞大的停放和充电需求。

除了“禁止”形式的堵,管理的另一端还涉及,“这么多电单车去哪里停,也得给它找好附近能停车充电的地方,要不然管理仍然有缺漏。”要求电单车和充电桩一退再退,终归要找到楼道、架空层之外的新去处。但对于容积率很高的小区,要在小区内划出足够的停放和充电空间,难度很高。

视线需要向外延展。“这也就为什么我们建议要像共享单车统一划固定的停车位一样,通过市政的力量建设一批电动自行车的充电桩,这会是性价比很高的行为。”杨志敏认为,电动汽车的规划更为成熟,但对于电单车来讲,增设充电装置的呼声也很高。

“电单车的管理难度,其实比电动汽车的更大。需要行政执法的监督,再加上配套设施、持续性的管理、辅助的技术手段。在这个意义上,它对社区治理也是全新的挑战。”杨志敏说。

□提醒

遇到高层火灾 如何安全逃生?

◆高层住宅如果每层防火门都关闭,安全通道就是一个独立安全的空间。不管房屋内起火,还是外立面起火,烟雾都无法进入安全通道,所以防火门应处于常闭状态。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不要盲目往顶层跑。如果火源层在上,往楼下逃生;火源层在下,迅速跑到离火源和顶层都较远的中间层,最好是避难层。

◆如果所在楼层已经着火,但楼梯尚未封死,火势不猛,可披上浸湿的衣被,从楼上快速有序下楼,尽可能弯腰到最低或匍匐前进,用湿棉毛巾捂住口鼻。

◆一旦着火,千万别坐电梯,一定要通过楼梯、疏散通道等安全出口逃生。

◆撤离房间时,先摸门把手,如果温度很高,火苗从门缝往里钻,千万别开门。应关闭所有门窗,用湿毛巾遮住鼻嘴,同时堵塞门缝,防止烟火渗入。

◆如果楼梯被封死或火势难以控制,躲到阳台、浴室等离火源较远的地方等待救援。

◆居住在高层,火灾时切忌跳楼,除非救援人员已做好救援准备。居住在二三层,必须跳下才能自救时,可向地面抛棉被等缓冲物,双手攀着窗台往下滑,尽量做到双脚先落地。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