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福建有点热,别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游神”火出圈,参与游客络绎不绝,热闹非凡,英姿飒爽、刚劲豪气,引来全网围观。而来福建打卡,还有历史文化遗产——古厝,一定别错过!
厝,在福建方言中意为房屋、家,它饱含中国传统建筑之美,独具东方审美和智慧。
福建的古厝类型多样,当地居民“宅”出了水平,有可以“东南西北”绕一圈的厝,也有“万平豪宅”“千年古街”。那么,关于福建古厝的这8个亮点,你了解几个?
这些古厝
不用一颗钉子
一座闽南传统古厝“墙倒屋不倒”的秘诀,是利用精密的榫卯结构,无需一钉一铆便能坚固无比。
在庙宇、祠堂中,常见的是三通五瓜式梁架,提前画好所需的梁柱、榫卯等构件尺寸,将三根通梁平行而放,然后用五个瓜柱彼此固定,做好这样的两副梁架,就可以架起屋顶的五根檩条,再配以多根支柱,房屋的整个木结构就基本成形了。
闽南古民居是福建古建筑里最特别的一抹红色,建筑方式叫做“出砖入石”。最大特色就是建造墙体时只用红砖和石头,砌一部分红砖镶一部分石头,墙的外表不再涂抹石灰,显露出石头的白色和砖头的红色,不仅外表红白相间十分美观,且建筑成本相对较低,坚固异常。
厦门海沧新阳的新垵村约有70座闽南古厝,均为清末民国初期下南洋的侨民回家建设的,是典型的闽系红砖建筑群。这样大方质朴的古厝有没有惊艳到你,路边随便一座古厝,外表看似普通,但仔细观察,数米长的墙裙和柜台角用的都是一整块花岗岩,霸气外露,难怪有这样的说法:“看过新垵的厝,就知道新垵的富。”
“簪花围”
遇上“蚵壳厝”
吃完生蚝肉后的壳子,福建人会用它盖房子!在热门旅游景点泉州蟳埔村,“蚵壳厝”是大家必看的风景。
由于福建沿海多雨水,且海风带着盐分、极易腐蚀红砖,因此,“蚵壳厝”一般采取内墙用砖石砌成、外墙则以层叠的牡蛎壳黏合的建造方式。这样的房子可以防水、防潮、耐腐蚀。
蟳埔女与惠安女、湄洲女被合称为“福建三大渔女”。在蟳埔村这个以打鱼和滩涂养殖为主的小渔村,“簪花围”是蟳埔女佩戴的一种鲜花头饰,色彩斑斓、造型大方,被称为“头顶上的花园”。
当“簪花围”遇上“蚵壳厝”,一张照片就能赞爆朋友圈。
三坊七巷
最能代表福州
三坊七巷一直都是福州最热闹的地方,最能代表福州的历史和文化。这里至今保存着200余座古建筑,格局也保留西三坊、东七巷的里坊格局,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和南后街。
窄窄的街巷,藏着半部中国近现代史。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觉民、冰心、林徽因等一大批对中国近现代进程有影响的重要人物从这里走出。
在冰心的散文名篇《我的故乡》中,记录着家乡点滴,文章中描写的院子,正是坐落于福州市南后街北口西侧与杨桥巷交会处的冰心故居。
闽清的“民间故宫”
位于闽清县的宏琳厝,占地面积约17800平方米,共有大小厅堂35间、住房666间,有“民间故宫”的美誉。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人带路,十有八九是要在这里迷路的。
宏琳厝第一进由家中的小字辈居住;第二进由家中的中字辈居住;第三进由家中的老字辈居住,意为“长幼有序”。
“硬山顶”是什么顶?
福建古厝不仅有“里子”,更有“面子”。日常生活中,闽南的古厝屋顶多为硬山顶,是两面坡式的屋顶,可防台风。
硬山顶山墙面因形如马背弓起,被称为“马背山墙”,闽南人常唤之为“箍头”。“燕尾脊”多用于主厝,装饰相对华丽,“马背山墙”则多用于护厝,二者相互结合,勾勒出古厝错落有致的轮廓线。
修这么高的围墙为啥?
说到封火墙,那必须得提福州“特产墙”——马鞍墙。白墙黛瓦、曲线山墙、飞檐翘角,是福州古厝特色鲜明的形式与美感,也是闽派建筑的标志性元素。砖瓦木石之中,见证着岁月流变,流淌着城市记忆,寄托着浓浓乡愁。
福州古厝的马鞍墙是极具特色的闽式建筑,古厝的彩绘遍布在建筑的角角落落,除了装饰屋脊、墀头、博风带和牌堵,还装饰墙根、墙楣、门楣、屋面矮墙等。
马鞍墙是封火墙的一种,在福州古厝中,常可见这些高高的厚砖或土筑的围墙,状似马鞍,由此得名。
修筑这么高的围墙为了啥?简单说来,马鞍墙的作用有三个:分割空间,围合庭院;御风防火;祈福镇邪。
丹青彩绘迷人眼
在古代,“彩绘”又称为丹青,主要用在建筑物的各种建筑木构建的装饰上。通常古建筑的彩绘分为三个大类:旋子彩绘、和玺彩绘及苏式彩绘,并在此三类彩绘的基础上演变出一种新的彩绘——地方彩绘。福州古厝的彩绘主要装饰在门口的墀头、牌堵和马鞍墙翘角及风火墙的博风带。
除了实用性,马鞍墙墙檐下的一幅幅彩绘,还透露着古厝主人的喜好与心愿。福州古厝盛行在马鞍墙飞翘的翼角处作泥塑,上刻花纹,每一幅都刻画精致,栩栩如生。在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陈文龙尚书庙,就装饰着精美堆塑的马鞍墙。
泥塑也称为灰塑,多以蛎灰为主要原材料。蛎灰就是由牡蛎(生蚝)壳经过煅烧生成的,和其它建筑材料混合使用,有加固和防腐的作用。福州靠海,这一抹蛎灰,可谓是生长在福州的先人对这片土地最极致的利用。
马鞍墙的山墙面及飞翘的翼角,是泥塑装饰的重点部位。工匠们在此各种炫技,最常见的是云纹样,因“云”和“运”谐音,带有吉祥和好运的意义,因此云纹在彩绘装饰中被广泛应用。在屋脊和墙楣的装饰带上,底色一般采用藏青色或者暗蓝色,而装饰云纹纹饰则用白色,通过亮色和暗色对比,使得整个装饰色彩鲜明。彩绘装饰图案还有乌龟、狮子、梅、兰、竹、菊等象征美好寓意的动植物。
福州最早的“金融街”
福州最早的“金融街”如江南般温婉的水乡——上下杭,闽商传奇就是从这里“启航”。上下杭是台江的津口埠头,自古就是各地商品运入省垣的集散中心,商贾云集,热闹非凡。漫步上下杭的石阶,看斑驳的老街旧厝、复古的门面、扑鼻的香气、悦耳的古筝,伴随的烟雾缥缈犹如“人间仙境”。老街旁是各种小商铺,售卖着各式福州传统糕点,也有摆放着琳琅满目商品的小杂货铺,开启打卡模式,拍大片,吃美食!
那厝在,根就在。打开古厝,看见中国,来有福之地,于古厝间,看见福建,看见历史。
(本版文图综合央视新闻 清新福建 文旅之声 福州市博物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