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3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加强民企金融服务 泉州推11条举措

五部门联合下发《泉州市金融“暖春行动”工作方案》,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N海都记者 董加固

3月6日,记者从泉州市获悉,近日,泉州市金融监管局、财政局、国资委、人民银行泉州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泉州监管分局五部门联合下发《泉州市金融“暖春行动”工作方案》(简称《方案》),方案提到,要持续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积极谋划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十一条举措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着力打造建设“金融强国”的泉州样板。

加大民营企业信贷投放力度

《方案》提出,要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和涉农领域的贷款支持力度。地方法人银行机构要用好央行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投放力度。抓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延续实施的窗口期,积极用好新增抵押补充贷款额度,加大项目储备和对接力度,力争落地更多货币政策工具资金。

持续推进制造业“双提升”工程。加大对纺织鞋服、建材家居、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等支柱产业企业集群的信贷支持力度,力争一季度末制造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50亿元以上,全年增速达20%。

启动首贷辅导培育三年行动,力争一季度新增3000户普惠小微首贷户。争取在1月份实现泉州市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中心开业运营,推广“中小微企业信贷直通车”平台,促成一批民营和中小微企业通过中心获得融资。

助力消费恢复并持续扩大

《方案》明确,金融机构要聚焦重点消费领域,持续拓展消费场景、挖掘市场需求、创新消费金融产品。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适度提高消费贷款额度,合理满足“两节”期间大额消费需求,加大消费贷款优惠力度,推广消费贷款业务线上申请、线上审批、线上放款一站式便捷服务。

不断下沉金融服务重心。持续落实“政银企担”融资对接机制,巩固形成长效机制。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提前谋划、开展“百名行长进万企”行动,精准对接服务企业需求。

发挥融资担保机构增信服务作用。大力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聚焦支农支小主业,推动银担深化合作,创新服务产品,大力推广见贷即保的“总对总”批量化担保业务。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简化优化审批手续,减少或取消反担保要求,切实降费让利。

有效维护金融生态环境

《方案》提到,要推动农业保险做大规模,发展“生猪保险+期货”、气象巨灾指数保险等新型涉农保险,扩大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保险覆盖面,“一县一品”创新县域特色保险产品,争取一季度实现一批特色保险落地。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充分认识到泉州民营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严格执行省政府“五不”要求,不得盲目抽贷压贷断贷,对于拟抽贷、断贷500万元以上、压贷50万元以上的,要及时报告市金融监管局,对未履行报告制度、引发企业资金链风险,市政府将予以通报并函告上级行。要积极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办理无还本续贷业务,努力实现一季度无还本续贷金额占比持续提升。

发挥深交所、北交所泉州服务基地功能,正式上线企业上市咨询服务平台,畅通市县、跨县域协调服务联动协作机制。建立健全上市专家顾问团,重点推动三星电气、博纯材料、飞通通讯等企业加快上市申报,力争一季度新增1~2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上市。

强化产业基金支撑,进一步完善多层次政府引导型基金体系建设,推动市、县、国企母基金发挥国有资本的引导带动效应,加快对接中金资本等头部基金和新希望集团等产业龙头企业设立若干只产业“赋能型”基金。力争一季度国资基金新增规模不低于100亿元。

造浓基金发展氛围,一季度推动海丝基金小镇东海园区开业运营,积极对接金融机构旗下公募、私募基金管理人,并争取落地。组织各县(市、区)、市级国资集团公司、金融机构举办不少于10场基金办会系列活动,吸引更多国内外知名股权投资机构和大型产业集团来泉投资合作。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